儿时我经常一人分饰两角,躲房里练习着没有观众的舞台剧,渴望成为表演家。年纪稍大点又幻想有朝一日当画家,用双手勾画出一幅幅艺术品,去每一座城市办画展。
可如今的我并没有成为曾经想成为的人,似乎儿时的梦想都随记忆蒸发了,或许是我对生活的妥协吧。
大学四年浑噩度过,现在的实习工作也单调乏味。有个比我早进公司一年的姐姐说,你现在要从这些小事做起,我以前也是一步步来的。我点头说好,心里默默为自己加油。
有时转念一想,我来公司两个月了,写稿能力没有提升,反倒做着单一重复的琐事。难道这也是另一种锻炼能力的形式?可能是,又可能不是。
只好安慰自己,踏入职场的人都得经过枯燥烦闷的打杂阶段吧,熬过了实习期就会柳暗花明。
寒假时,我与几个朋友一同约饭,席间朋友A问道,你毕业要去上海吗?我叹了口气,挺想去的,可是上海房租好贵,我感觉活不下去。朋友B说,房租确实很贵,不过我毕业要去上海发展。朋友A紧接说道,来,为我们俩的上海闯荡之路干杯。
我看着这场景,内心难免有丝落寞,似乎此刻我是个局外人。那天回家后我彻夜未眠,隐隐有种被同龄人抛弃的挫败感。
其实我也挣扎过,是去上海发展呢,还是继续留在成都。
我仔细审视了自己一番,原来大公司的条件我都达不到,没有写过十万加爆文,也没有敏捷的营销思路。极端点说,要文笔没有文笔,要能力也没有能力。
面对现实这个巨大的怪物,我退缩了。
我决定有了资金再去上海感受生活的锤煽,在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生存。我并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对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抵是我太过安于现状,向生活低头了,曾经信誓旦旦说要去闯荡,现在我竟没了这般勇气,有点可悲。
最近公司不断有人离职,也有新鲜血液涌入。我们给予老员工祝福希望他们日后越来越好,对新员工献上欢迎语鼓励他们今后越来越好。
离职的旧人,走得那么率性洒脱;入职的新人,充满活力与斗志。我呢,还在自我矛盾中徘徊,纠结我的选择是否对错,日日惶恐未来。
我时常羡慕内心坚定的人,因为自己太容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导致无法下定决心,顾虑太多然而又没什么实际作用。
之前朋友t跟我说,我不想去什么大城市拼搏,我就想待在家乡过安稳的生活。没有谈及遥远的梦想,没有向往北上广的生活,可就是这么平淡的话语触动了我的内心,我喜欢他说出这句话时眼神中熠熠闪烁的坚定。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自然选择也就不同,有人渴望过热血沸腾的生活,也有人纯粹想过简单宁静的生活。这两种人生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对错之辨,只要是足够坚定信念就好,那便是最好的。
何时我才能坚定内心,不再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对于未来,我希望能勇敢面对生活,无论怎样选择,坚持内心所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