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
因为我们体内有三样东西:浊气、浊水、浊物。
1,浊气是虚浊,比如你跟别人吵架生气,或者有事总闷在心里的气,这气就是浊气。这种气上到头就会头痛,冲到四肢便成风湿,进入胃肠则成溃。
这种气停而不走,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使血液循环减缓,很容易在体内郁结成块,甚至形成肿瘤,因为气滞必血瘀。
血瘀的地方多了,必然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如肝胆病、肾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月经病及肿瘤等,中医言百病从气生,正是此意。
2,浊水
浊水就是湿浊。老爱吐痰的人,就是因为体内浊水太多;浊水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它若窜到腿上,就是水肿;若跑到皮肤表面,就成了湿疹;若上到头部就导致晕眩症。
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3,浊物
浊物是实浊,就是我们常说的宿便。宿便堆积体内会导致身体抵抗能力迅速衰退,病痛也会越来越多,皮肤和五脏六腑都会受到侵害;可以说宿便是女人衰老的重要杀手。所以一定要注意按时排便,保持体内排毒系统的畅通。
人这一生,哪能不受三浊的侵蚀?有了三浊不用怕,我们还有艾灸。
艾灸——通过给身体穴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使人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起到排出三浊、拔除病根、延年益寿的作用。
春季艾灸调理肺脏的重要穴位:肺俞穴、云门穴、中府穴、太渊穴、合谷穴。 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又主皮毛,所以易气喘、便秘、易起风疹、青春痘的,常灸以上穴位这些症状会得到改善的。
早上是脾胃经运行的时间,要记得艾灸足三里和中脘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脾胃是后天之本又是生化气血的脏腑,脾胃爱护好人就可以气色很好不易衰老!
中医中的五行与五脏六腑是相对应的,也对应的不同季节
木 ——肝——春季
火——心——夏季
土——脾——长夏
金——肺——秋季
水——肾——冬季
肝属木,肝喜条达疏泻,春季万物复苏、生长,对应的颜色是绿色,所以要多吃绿色的菜养肝[。
木音可以梳理肝火胆热的淤疾,平和血压、清血质,夜间休息时有助于安魂入神,对于容易多梦易醒、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其它,如夜晚受到惊吓、盗汗、心中忧郁等,也相当有益。多听木音,可以移转性情,增强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让身心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木音为古箫、竹笛、木鱼等乐,入肝胆之经,疏肝利胆,保肝养目。古箫、竹笛的原始之声,舒展、深远、悠扬,飘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连绵不断,显示古木焕发生机,带来春意。(木音 角生——养生音乐)
春季艾灸调理肺脏的重要穴位:肺俞穴、云门穴、中府穴、太渊穴、合谷穴
口干口渴,男左女右取穴,三部到位:少府+鱼际+老宫
眼睛不适,按揉各三分钟:少府+劳宫+合谷
耳鸣失聪,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取穴:中渚+后溪+合谷
春季艾灸调理脾胃的两个重要穴位:足三里、绝骨穴
再配胃腧穴、脾腧穴、商丘穴,艾灸之前打八步金刚中的“调理脾胃需单举”那一式灸后效果更佳/p>
血遇热则行
经遇热则通
寒遇热则温
温遇热则散
风遇热则出
火遇热则解
痰遇热则化
虚遇热则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