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女儿上一年级后,我白头发的增长速度完全像被肉包子打中的狗狗反应一样神速,同时也和所有幼小衔接的家长一样,有着不一样的心理历程。截止发文的今日,和女儿一起走过了小学入学后的5个月。这5个月可能是我大学毕业后反思自己的学习能力、反思自己的处世方式最深刻、最成长的一次,而让我有了这样深刻反思的原因是阅读了樊登老师的著作——《陪伴孩子终身成长》。
一本好的书值得反复阅读和去汲取里面的养分。今日刚刚阅读完这本书第一次,对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孩子对父母是纯粹的爱,他们才能轻易的原谅父母,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总会轻易地被父母控制。(节选自第二章:远离劣质亲子关系之第三节: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看到这句话和这个章节、尤其是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回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这里之所以特意写到是劳动妇女,是因为我的母亲做农活是一把好手,但是距离一个合格的母亲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尤其是在冷暴力的控制方面,她一定是我的“第一老师”。记得大约5岁的时候妹妹出生后,我是除了爸爸妈妈之外的仅存带娃能手。某音里面有很多山区小孩带小孩的视频推荐(觉得抽象的话可以看一下这些视频),这些小孩子正在经历的毫不夸张的说就是我以前经历过的、甚至我经历过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回想起来的画面每每都是带娃失误的时候各种被打骂和冷落的,比如某一次我背着不到1岁的妹妹和小伙伴在草垛里躲猫猫,不知道是玩的太过开心还是因为距离太远、没有听到母亲喊我回家的声音(从我的家到玩耍的地方直线距离大约800米,实际距离有个直角弯)。而当我知道要回家的时候我已经躺在草垛所在的稻田里,母亲满面通红,面目可憎的瞪着我,随之而来的还有柳树一类枝条劈头盖脸的痛打以及各种谩骂。那个时候的我不敢还手、不敢回嘴、甚至不敢大声哭泣,在小伙伴们异样的眼光和小声的议论中,背着妹妹默默的起身回家。回家后又是不知多长时间的“教育”。
在女儿小学入学后的1-2个月的入学时间里,我不止一次的差点儿变成我曾经最厌恶的样子。因为担心她学习跟不上、担心她习惯不好、担心她不能融入新的环境,操心的我感觉每次都要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而每次这样的洪荒之力要爆发出来时,我心中非常清楚这些要爆发出来的洪荒之力将会以我曾经经历过的各种方式来到属于它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已经有意识的控制了自己的言行,但还是不止一次的把女儿弄哭、哭完之后会以一种我期待的方式来面对之后的学习和上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也和一部分家长一样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是有效果的,孩子是要打才能学好的。
但是,当我刚刚阅读了这个章节后,我深深的思考了我的行为方式,以及女儿在这些行为之后对我的态度。这个时候,三十而已的我也不得不钦佩这个来自云端的小宝贝,钦佩她一如既往地、毫无保留的爱我。同样的情景,换位来说、如果她如我一样对待我,我想我可能以及无法毫无保留的爱她。就如我的姐妹、我的朋友,如果以我曾经的这些方式对待他们,我想更好的朋友、更深的姐妹也已经是昨日黄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