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好像越来越被仪式感绑架了!无论传统和外来,只要是节日,不热闹的过起来,好像自己的生活就潦草了~而过节也无外乎顺应了商家的营销,造就了一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欢喜冤家,在拉动内需的广阔市场上,鸣锣擂鼓的活跃起来。吃饭、唱歌、看电影这雷打不动的“过节三件套”,总被国人在节日里重复捡起,期间或有乏味,却好像也找不到更新鲜的过节方式,于是,被一股脑塞到手机壳子的胖友圈里。
过节不过节本是自家事,愿意过就过,有能力隆重过就隆重的过,也不为过。愿意不过就不过,也无需指责他人是否过得。这本来就是一件给平淡日子增添趣味的佐料,不是正餐,运用得当倒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大有裨益。就是在开发路径上能做到推陈出新便是更好,比如和传统文化的嫁接或把一些名著打造成更可让新时代的人们信手拈来的趣味点,使文化复兴不在曲高和寡,而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做更为紧密的联动将是一片更有活力的,更有前景的节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