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忆当年,思当年,
红颜身侧未犹珍。
且看今朝绯花落。
何处再寻当年春。
"是啊,何处再寻当年春呢?"伏于石桌的老人喃喃道,似在问苍天,又似自言自语。
"丛儿,你已去世二十二年了。这二十二年里,我恨过,怨过,自责过,心痛过……可无论怎样,你都不会回来了。可即使明知如此,我却还是忍不住的思念你,即使随师父修佛养身,却也做不到'潜心'二字。丛儿,我已疯魔了。"他望向桌上烛台,蜡烛已快燃尽,屋内明亮之处越来越少,他就这么怔怔地看着,目光温柔如水,透着无限深情。
"丛儿,你走后,我试着寻过其他女子。她们或胆小怕事,或放荡不羁;或多愁善感,或铁石心肠。她们,都很好,只可惜她们都不是你。我发现,有些人或事是无法替代的,在你走后的二十二年里,我悟出了这个道理。只怪我当初没有好好珍惜,没有好好珍惜你在我身边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你。你走了,不带走一颗尘埃,就这样干脆的离去了。我到哪里再去寻你的身影?让我到何处去寻,去找。"烛台只剩下星星之光,微弱的光刺痛了他的双眼。仰天叹息道:"此诗甚好,甚好,丛儿,记住,它的诗题为《忆丛》。"屋内亮光骤然泯灭,再为穿出一丝声响。夜,很静。
第二天,他别人发现时,已气绝身亡。烛台蜡泪早已干涸,他双手紧握一张宣纸,纸上似曾有泪水划过,上题诗一首,名《忆丛》。
唐文宗大和五年,武昌节度使元微之逝,享年五十二岁,离世前留诗一首,名《忆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