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脑子里浮现一个词:虚无。很抽象,想听听具体的意义。
小伙伴说起了自己当父母的意义。当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在继续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时,无处责怪,求助的目的是如何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如何让孩子活得不像自己那么累。我很想以孩子的角度对她说:子不嫌母丑。曾经我也埋怨妈妈重男轻女,甚至当面口出恶言,最终妈妈涵容了我,我也终于愿意去正视自己目前的一切是以妈妈努力赚钱还愿意供我上学为前提条件的,这对那个时代的农村妇女而言已经是对孩子最好的一视同仁了,而我还在强求其他所以觉得妈妈重男轻女,她的委屈又有谁人可知。听到伙伴责备自己给孩子造成伤害的时候,我很心疼。子女总嫌弃父母不是完美的,而父母却一直在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孩子付出,而这种努力只有在子女觉悟了才会意识到,在子女觉悟之前,儿女就是父母的债。
所以真的都是原生家庭的罪吗?那妈妈也是受她原生家庭的影响,这样层层怪罪,有用吗?是我片面地选择了“妈妈重男轻女”的主观事实,所以导致了自己“不配得”“不被爱”的潜意识观点,长大了的讨好和压抑就成了妈妈、原生家庭的罪了?是自己的选择导致的!当我愿意抛开片面的主观臆断,曾经的痛苦和伤害都成了觉察自己的宝贵机会。
我的觉悟源于自己对父母表达了愤怒。曾经因为自己一直在外读书工作不经常陪伴父母,觉得自己亏欠了父母,所以对父母小心翼翼,基本上有求必应,生怕自己言语不当伤害了父母,显得自己很不孝顺,那个时候觉得父母脆弱得不能承受子女的一点点责怪,所以感情很疏离,不像别的家庭可以撒娇可以互怼。后来自己对父母都表达了愤怒,结果是父母都原谅了我,他们没有离开,也没有指责,而且我们之间的关系反而亲近了很多。现在我们的关系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互怼撒娇都可以,也不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强行要求改变,曾经的疏离给予了彼此不同思想沟通的空间和自由。而这也改变了我以前坚持的观点:对陌生人表达愤怒,因为陌生人无关紧要,但是陌生人会离开,所以也行成了表达愤怒就是决裂的行为模式。
父母真的是世上最好的容器,感恩父母。这是存在于亲子关系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