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初五被认为是迎接财神的日子,许多家庭和商家会在这一天举行迎财神的仪式,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生意兴隆。
其实财神爷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财神爷们”,可以称之为“财团”。
一、正财神赵公明
正财神赵公明是民间供奉最多的财神,在古代年画里面,赵公明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
最初,赵公明为专司秋天瘟疫的瘟神,记载在晋代《搜神记》当中,到了《封神演义》,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封神,把赵公明封为专司人间财富的财神。
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宜利和合,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敬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鬼帅的面目被日渐淡忘了。
从此,赵公明成为民间百姓求财致富所拜之神。
二、武财神关公
关公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他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
他一生忠义勇武,为佛、道、儒三门所崇信。明清之时,更被尊称为“武王”、“武圣人”。
百姓认为关羽是全能之神,能治病除灾,驱邪避恶,民间各行各业都对关帝进行膜拜。商人们敬佩关公的忠义和守信,把关公当做发财致富的守护神。
关公像分为两种,红衣关公放在家中保平安,彩衣关公放在店铺可招财。
三、文财神比干
文财神比干也被称为公正财神,是最重要的文财神。
文财神又称为“财帛星君”“增福财神”等,除了比干,还有范蠡、文昌帝君等,这些财神都善于发财,且乐于施财,均有招财进宝之意,所以受到世人的崇拜和喜爱。
比干为商朝贵族商王文丁之子,名干,是商纣王时代的少师(亚相、丞相),是纣王的叔父,为纣王三大忠臣之一,也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谏臣,其忠烈为国尽节精神,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比干虽遭横祸,却成了千古传诵的忠臣。由于他的坦荡无私,无心无向,人们相信他掌管财富必定公平可靠,民间将他奉为财神。
四、“活财神”刘海蟾
刘海蟾,原名刘海,五代十国时人,曾为辽朝进士,后作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
传说他喜欢钻研“黄老之学”,后被吕洞宾引渡,悟道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据说,他曾收服了一只三脚蟾蜍怪,此怪以吞食金银财宝为生。蟾蜍被收服之后,沿路为贫穷百姓吐金钱,人们感激他,称他为“活财神”。
五、江南财神沈万三
在600多年前,中国商界出了一位旷世奇才,他就是元末明初的首富——沈万三。在“商圣”的行列中,沈万三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沈万三大约出生在元大德末年,即1307年前后(一说1330年),比朱元璋大21岁。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后来发达了,于是人们都叫他“沈万三秀”,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在《明史》中又被叫作沈秀。
沈万三的财富积累在元代便已完成,他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是一个地道的大地主兼商人,堪称“富可敌国”。
他的聚宝盆后来成为财神年画中的一个道具,和摇钱树一样,发展成为财源滚滚的象征。
“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富豪,人称“江南财神”。
六、五路财神
风水学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明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一种说法)
路神,又指路头、行神。五路,即五方:东、西、南、北、中,意思是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得好运,发大财。
民俗认为,五路财神庙是让信徒向财神求财、借财气、借财运,民间传说要求事业有成、大发利市者,就要拜正财神,要求赌运、巧运、签运、从旁门左道获得财源,就要拜偏财神。
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初五早上燃放鞭炮,欢迎财神。
六、其他财神
除此之外,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杰出政治家和商人,被誉为“陶朱公”,因其生财有道被尊为文财神。
柴荣因其在商业和农业方面的贡献被奉为南路财神,王亥是夏朝商国的第七任君主,发明了牛车,鼓励人们用牛车拉货外出做交易,被人们称为“商人祖师爷”,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因为经商有道被称为“端木赐财神”,观音座下的善财童子,据说也有招财的能力,被广为供奉。
古人还相信八仙也能带来财富,因此将八仙人物也敬为财神。特别是钟离权、吕洞宾,他们都是八仙中的人物,两人俱为道教全真道祖师,相传两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可使人富裕。
中国人爱财心切,财神可能是中国所有神像中最多的一种,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道酬勤,富贵方可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