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临近了,期中考试是对学生前段时期学习成果的检测,学生可以借此机会考察自身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如何做好高效考前复习,是目前学习任务的重点之一。总结了一套备考攻略,希望会对孩子们有所帮助!
列复习清单
要做到高效复习,就要找到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一味求全。因为不论是试卷卷面还是考试时间都是有限制的,因此,考察的知识点都是有重点,有主次的。所以,在复习之前要给复习知识点列一个清单,有重点的去复习。
比如,可以把清单分为宏观清单+微观清单。所谓的宏观清单主要包括:主要考点,重要考点,容易混淆点,常考或常错点,这些知识点一般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做好归类,学生只需要根据老师归类好的知识点去复习。而最需要学生去坚持的就是微观清单,也就是每天要完成哪些复习内容或者是考前几天必须要完成的复习内容或任务。
回归基础
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是复习的重点,而且考察更多的知识点还是基础知识点,所以现在阶段的学生不能避重就轻,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而去一味的钻研难题、怪题、生题。更多是在复习时,要注意查漏补缺,可以将以前考试的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分类复习,做到“题不二错”。
交叉复习
这里所说的交叉复习,主要是多个科目采用交叉复习,当孩子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长时间只复习一个科目,很容产生厌倦心理。而采用交叉复习的方法,可以定一个时间,30分钟复习语文,然后再换下一个科目复习,这样效率也会高一些,不会因为厌倦而效率低下。
错题翻看回顾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考前2-3天。因为这个时候看错题,印象是最深刻的。当然,对于这些错题,你必须熟练掌握它的解题方法,随手翻翻是没有效果的。
总体而言,对于整个备考复习应该包括以下过程:全面检测——发现问题——总结反思——解决问题。应该专门准备错题本,对于每一道错题进行逐一分析,把所有知识点分成100%掌握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完全不会的三大部分。
第一类
对于100%掌握的试题往往会造成考生忽视,其实这部分知识仍需投入一定时间关注,使其得到彻底巩固,无论试题如何变形,也能从容面对。
第二类
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是大部分考生最应关注多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这一部分知识是考生成绩是否能够再提高的关键,因为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解题思路,考生有所了解,只是不够熟练。所以学生应进行概念定理的重新咀嚼,多进行相仿题型、题例的训练,力争考试时在这部分多抓分。
第三类
是完全不会的内容部分,应该因人而异,一般我们把题型分成四类:塞分题、基础题、中档题和综合题,大部分同学完全不会的部分在综合题,建议学生的复习顺序应该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应进行跨越性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