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孩子们从小都是在家长的怀抱和呵护中长大。只是有时候,呵护常在不知不觉中跑偏调,通常还打着爱的旗号。
孩子吃饭乱跑,老人把孩子抱过来往嘴里喂饭:乖宝,不乱跑,好好吃饭,将来长大个儿。家长看见了,说妈让他自己吃吧。老人反叽一句:你从小也是这么喂大的。孩子还小,啥也不懂,这是为他好。
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拉着孩子到处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恨不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如果有一点反抗,妈妈会劝:现在苦一苦,坚持一下,长大你就明白了,都是为你好。
读中学,孩子收到同学的情书,被家长一顿训斥:好好读书考大学,现在谈恋爱会害了你。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二
有个朋友的孩子,长大之后看见钢琴就有想砸烂的冲动,钢琴俨然已经成为噩梦。还有的孩子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找不到工作,找不到恋爱对象。家长开始心急如焚:从小都是按照制订好的思路一步步走过来的,一直都是家里的乖孩子,怎么大学毕业,成了这副局面?
是啊。从小到大,都是按照家长规划好的剧情和套路前行,家长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孩子不可避免地成为戏里的木偶演员。
从小到大,孩子都是以爱的名义被裹挟着,内心的“我”从来没有机会建立过,这就是造成今天这副局面的理由,无他。
孩子被剥夺了自我成长的空间和环境,按照家长的意愿活成了期望中的样子,如同一颗树苗,本该植根大地在野外生长,却偏偏放在了温室,有一天台风刮来,吹走了保护层,小树被连根拔起,是该抱怨温室不结实,还是抱怨台风威力太大?
三
以上种种归为一点: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所谓的良好动机,无疑是世间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这份温柔杀器,在中国一直大行其道,并被家长一代代传承下去。结果是无数的中国孩子长大成人,硬生生被培养成了一个个“巨婴”。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作为家长,即使给了孩子生命的权力,也没有资格去指挥或操控孩子的选择和人生。操控的背后,隐藏的是父母对未来充满恐惧的内心。
四
传说中有只鸟,一辈子也没飞起来。于是下了个蛋,希望孵出的小鸟能飞起来。可惜,未来小鸟是否能实现妈妈的夙愿,也不得而知。
也许,这只鸟的天赋是戏水,而不是飞翔。
五
我家住一楼,隔壁邻居说他家里门锁坏了。某天,我看他没在家,想着如果进小偷怎么办?于是,我翻墙进去,鼓捣半天,把门锁修好了。
邻居看到这种场景,会作何反应?
这是李中莹老师课上讲过的一个例子。
也是“我为你好”的典型案例。高举着“我是为你好”的正义大旗,没得到允许,就擅自闯入到别人的领域。
邻居家的房间不能擅自进入,那孩子的空间就允许随意涉足吗?
与邻居家的界限是“墙”,那与孩子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呢?
六
传说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每有婴儿降生,部落里的人会围成一圈,每人为这个新生儿送上一句歌,组成一首完整的歌。这首歌便成为这个婴儿独有的属于TA的歌。在这人的生日、成人日、结婚等重大日子,部落的人会把这首歌唱给TA听,直到这人死去,这首歌也伴随TA一起进入天国,从此再无人唱起。
古老的印第安部落,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从生命开始就建立了一个清晰的“自我”。
反观我们的孩子呢?生活在所谓的文明社会,我们唱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歌”了吗?
即使作为家长,也要分清界限,不过多涉足孩子的成长空间。家长的责任是培养孩子照顾自己快乐成功的能力,而不是粗暴地跨界和干涉,更不要高举爱的大旗肆意干涉孩子的自我成长。希望孩子活出父母曾经想要的样子,培养出一个父母的翻版,邻居家孩子的复制品,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才有可能得到,你天天说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关键是你知不知道,怎么样孩子才叫好,才达到你心中的好?
放下那个指责的心,宽容一点。不要指望孩子听话,从小就让他训练自我选择。”
家长能做的和该做的,是划清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剔除掉内心对世界的恐惧,在远远的背后注视。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我们的双手。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怀抱和力量。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身边,从未走远或离开。孩子携带着父母的爱的力量前行,无往不前。
生命是一趟不断前行旅程,孩子属于明日世界,而我们的世界注定成为过去。“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得的太多。”家长用自身做榜样去影响教育孩子,让孩子努力成为他自己,唱着属于他自己的“歌”,
20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