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寒露雨翛淋,
日渐潮凉气蕴深。
远眺枫香红似火,
金秋丽景酿龢音!
王树华·
2023年10月8日
于京东·香河“立夏斋”书房。
七绝:
《寒露秋韵》
今天是10月8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星期天,值交二十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节。凌晨时分,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本人推窗远望,由于天气变凉,不禁打了个寒噤。浮想联翩,遂赋诗一首,以抒秋怀。
==============
京畿寒露雨翛淋,
日渐潮凉气蕴深。
远眺枫香红似火,
金秋丽景酿龢音!
————————
王树华·
2023年10月8日
于京东·香河
“立夏斋”书房。
”””””””””””””””””””””””
释义:
■一,【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指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
■二,【翛】:
风雨翛翛,形容微风细雨。
■三,【气蕴深】:
寒露过后,进入深秋。阳气渐弱,阴气下沉。《阴阳五行》中:天上为阳,地下为阴; 表面为阳,蕴里为阴; 高升为阳,深潜为阴。“气蕴深”即是寒潮的助代词。
■四,【远眺】:
幻觉远望,实则遐思。
■五,【枫香】:
《汉语词典》中的原义同“枫树”。此处用“枫香”而不直接使用“枫树”,除本义之外,还另含其它多义:
①,近指北京西部的香山红叶。每年的十月中旬,便是西山红叶最为美丽壮观的时节。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曾题诗:“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②,提到红枫,作者不禁联想起位于巴山蜀水的四川重庆“大三线”国防工程。想起了自己作为一名工程兵战士,在大山深处的红枫树下打坑道的场景; 想起了为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大干“红十月”,为建设国防,保卫和平而奉献了自己火红的青春……。1973年到2023年,虽然跨越半个世纪,历经整整五十个春秋,然而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难以忘却。只因项目太震撼了!工作太艰苦了!使命太光荣了!印象太深刻了……!
■六,【金秋】:这里的“金秋”,指“金色”和“金风二意。所谓“金色”,是指粮食饱满的颜色,即金黄色。深秋即是五谷丰登,喜获收成的季节; 所谓“金风”,是特指秋季之风。古历法有“春夏秋冬,四季八风”之说。而“金风”,自秋季的第19天开始,历时72天。古有诗云:“金风吹籽粒,朔风透骨寒”。
■七,【龢音】:
即“秋之韵”,丰收和美之音。
【龢】读音hé,同“和”,视为繁体字。现在有人误认为“和”字为简化字,其实“龢”为古体字。据《康熙字典》载录:“和”字是“龢”字的古体字。因其笔画较少,认读和书写都比较方便,所以1956年国务院推行简化汉字时,才将其列为简体字序列。
此处用“龢”字,绝不是为了复古,更不是为了炫彩。而是亮相其型,引逗出来后面的【音】字。将“龢”与“音”组合成新词:【龢音】,方能充分表达深秋之韵。不仅有春、夏、冬三个季节的五行、五色、五味、五畜,特别还有深秋季节的五谷、五果、五蔬、五音……。因为“龢”字由相对生僻的“龠”字,和较为熟悉的“禾”字组成。
【龠】(读音yuè),古代的一种多管排箫。奏音圆润低徊,悦耳动,彰显五音和谐。即可伴奏,又可独奏。绝无“五音不和”之嫌。
■,八,韵押:
《 106平水韵下平声:“十二侵” 》
■,九,格律: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王树华·
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