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就特别怕读者问我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因为这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就成门学问了,许是我浅薄无知,但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把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排在日程前边,然后,做啊做啊做,没了。还能怎么花哨呢?影分身术?三头六臂?还是写一篇类似于《论如何将洗澡吃饭打麻将抠脚斗殴聊妹子同时进行》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呢?干脆还不如卖点大力丸。
有位读者知道我每天都会读大量的文字后,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实话实说,就是读啊读啊读,就做到了。
读者很困惑:不可能啊,哪来那么多时间?
我说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就用就是了。
读者仍不满意,追问道:我也想做到,但我怎么就抽不出这么长时间呢?是我太忙了吗?你有什么时间分配的表格啊,计划书之类的没有,或者具体方法什么的?
我说我也挺忙的,平时琐碎事也不少,要真做个日程表估计都甩到明年年初了,但有毛用呢?心里大概有个谱就行呗,花三天的功夫把计划做的再漂亮,再用一秒分享到朋友圈,大伙点个赞你挺满意,就接着睡大觉去了,啥也没干。有那时间还不如抓过来一件实事儿做一下。
再者说,你说你特别想提高阅读量,还说自己没时间,其实归根结底你还是不够想嘛,你看电视的时间有吧?刷网站的时间有吧?剁手逛街的时间有吧?跟人扯闲天的时间有吧?追着大神请教方法的时间有吧?
你这么多时间都用来做这些事了,而没有选择去阅读,这本身就证明阅读在你心中压根就没这些事重要嘛,真要逼到那个份上,你自己就想办法挤时间了,假如领导告诉你,一个月内刷三十本书,做到了给你一百万,做不到就开除,你会发现你的时间大大滴有啊,这可比规划表的作用强多了。
有人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压根就是废话,可事实就是明摆着的啊,我们很多时候最大的矛盾压根就不是什么方法不对头、规划没做好什么的,其实就是没把自己逼到份上,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的原动力,都没让你真正的感受到什么紧迫感。
此消彼长:近些年方法论的东西和所谓的时间管理学又大行其道,正如前些年鸡汤和成功学风靡一样,它们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都迎合了一时的心理。但物极必反,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极端,就是不肯杀下心来做点实事儿,因为那样做最难。
近来又出现了一种“养生”文学,告诉你哪个哪个又英年早逝了,疾病就在你我身边,对自己好点,洗洗睡吧,仿佛稍微奋斗下就会离猝死不远,这大家就更爱看了,特么睡觉谁不会啊,可行又美颜。
然后呢,告诉你这么做的人靠你的认可赚到了吃饭钱,趁你睡得正香,人家点灯熬油,又写完一篇。
2.
身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外加各种技术手段打通了人际间的隔离墙,让我们与牛人的物质差距一目了然。看人家过了好日子自己也心痒痒,在“钱是爹”的大彻大悟后,很多人每天什么也不干,问这个问那个“我啥时候能月薪过万?我怎么做能月薪过万?”
这事太简单了啊,你不用花几千几百去听什么经验课,你听完了感叹一声咒骂一句就过去了,我这就有本武林秘籍:出门到楼下,看见卖烤冷面煎饼果子的大叔大婶了吗?随便抓来一个都比你有钱。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我采访过几十位练摊儿的勇士,每个月净利润小一万。
你干吗?你不干。为啥?又脏又苦又累,起早贪黑的,还没社会地位。想活少钱多离家近?也可以,没问题的,找准一个自己稍有兴趣的领域,每天钻进去研究三小时,有个三年五载你就是这行的专业骨干。别问我哪来的三小时,哪都能拼出来这三小时。但你干吗?你还是没干,为啥?不想动。哦,活该。
前些天看到罗振宇做直播,其间他讲了一件事挺有意思: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爱算一笔账,而且算的还挺有道理。怎么算呢?他们上网搜了一下当前的放假,再看看自己手头上每月的工资,两者一比较,得出结论,老子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奋斗也白奋斗,去他妈的。
这笔账有道理的地方就在于理论上永远说的通,因为数字就在那摆着。但忽略了一点,人是活的啊,你自己不让自己增值,准备一辈子的月薪就是当前的这个数,那可不就是一辈子都买不起房么,但绝大多数的人刚起步的收入都差不多,按那么算的话大家都可以去死了。
真正有想法的人才不顾及这个计算公式呢,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如何让自己增值,而不是盼着大环境改善迎合自己的低水平线。而让自己增值的方法也有一万种,每个人也都有几乎均等的时间资源,牛人之所以牛,没别的,就是人家干了,你不干。而任何一个社会,哪怕堕落的要死,牛人都是肯定能有地方住的,啥也不干还想要房,这不扯淡么。
有一次参加一场招聘会,HR在台上突突突地把公司情况和任职要求介绍完,留出几分钟时间给大家答疑,看看哪里没说清楚。有位女同学高高举手,缓缓站起,问的问题确是:老板,去你们那干,要是干两年被开除了怎么办?
在确定她不是在开玩笑后,HR告诉她:首先可以翻一翻劳动法,企业是不可以毫无理由的轻易开除员工的,即便你业务水平落后了,公司也可以给你培训或调岗。
那位同学还是觉得不够稳妥,追问道:要是调岗之后还是不行呢?培训也学不会呢?HR笑了:首先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没安全感,但凡是正常人都很少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另外也想帮你转变个观念:别等着公司炒你,你是可以炒公司的,你多长本事,多长身价,你主动去跟公司谈条件,不满意老子就跳槽,别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啊,那样的你干哪行都不保险。
我们不要觉得社会多残酷,更不要抵触竞争,你觉得现实残酷是因为目前等靠要的你对现实缺乏掌控力,等你拿到想要的东西你自己就会把残酷改称为合理。竞争更不是什么坏东西,有淘汰有选拔才能让你的努力有意义嘛,要都是谁都不用费力就能混口饭吃的局面,那时候的我们指不定有多惨,那时候连村口要饭的都能和你平摊一碗清汤面。
你要是还觉得焦虑和不安,万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找准一个方向,逼自己干、干、干。
3.
有人说方向不好找,方向其实很好找,就是太多了你挑花眼了,而且你把这东西看得过于重要,其实上了路你就会发现哪有什么东西能百分百地契合你的全部需求啊,而且路都是互通的,兴趣和职业有冲突也是可以想办法权衡的。
况且,兴趣这种缥缈的东西也是可以培养的,再况且,你以为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有可能压根就是个错觉,你觉得很不喜欢的东西,也有可能是你对它缺乏足够的深入和了解。
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逼自己。哪有什么生来牛逼,无非就是牛人比你心更决,永远保持着一种驱动力。动力来自何处?要么是足以把你逼到那个份上的环境,要么是你有一颗不服气的心。
我的一位读者朋友,从半年前就关注到我,他发现我这个活不错,也想自己办个号,也想写写东西,经常向我打听怎么弄,我就讲给他听。结果,一个月过去了,没动静,三个月,没动静,前两天又过来问我经验,我一打听,连个账号都没注册呢,这么大点事儿他这半年是一动都没动。
我就很奇怪,仔细一了解,我明白了:他本身就有一项很稳定的工作,赚的虽然不多,一月四五千块,勉强也够糊口,而且单身汉一枚,一人吃饱是全家不饿。这就很清楚了,我告诉他:你的水温太低了,这要是有个你特别喜欢的姑娘告诉你,只要你每个月月收入翻倍她就嫁给你,这个号你半年前估计就建成了,外在环境压根也没给你多大压力。
我还有一位读者朋友,昨天去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下面评论了好长一段话。我一看,原来是我之前有一篇蛮励志的文章被她读了,她当时正准备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总决赛,之前成绩一般,心态也没太调整好,结果读完文章后心气儿提上来了,加倍努力超水平发挥,最终入围了下个月于新加坡举办的世界总决赛,并且还告诉我她下月中旬就能拿到国际记忆大师证了。
我当时听到这消息也跟她一样,高兴得不得了啊,后来我一想,现在这种激励人的文章可以说是遍地都是,读这些文字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为啥有的人读完之后有感触有进步有的人就还是那样呢?其实结论也很简单:还是每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不一样啊,自己心里不逼着自己往前走,身后一万个人推你也没用。
醒醒吧,别再瞎焦虑瞎迷茫,找一千种理由找一万种规划帮自己当替罪羊了,那纯属浪费时间啊。
最后说回到读书,我前两天在《小王子》里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很好玩,放在结尾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启发:
小王子来到一颗行星,上面住着一个酒鬼。他就问:“你在那儿干什么呢?”
“我喝酒。”酒鬼神情悲伤地回答。
“你为什么要喝酒呢?”小王子问。
“为了忘记。”酒鬼回答。
“忘记什么?”小王子有些同情他了。
“忘记我的羞愧。”酒鬼垂下脑袋坦白说。
“为什么感到羞愧?”小王子又问。
“为喝酒感到羞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