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己在网上搜的资料和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的总结和思考,以及自己的亲自实践,写这篇需求文档的写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需求文档的定义
通过文字的形式将产品的需求特性和逻辑描述出来。也就是将产品规划、产品需求、产品功能结构图以及交互设计和界面原型文档化的结果。
众所周知,先进行市场分析、竞品分析、用户反馈分析等整理出需求池,对需求做优先级分类进一步确定产品需求和产品迭代方案。然后画原型图,最后将上述总结一起写一个需求文档。
那我们为什么要写需求文档呢,因为开发、测试、以及其他的产品经理在交接工作的时候会看需求文档。
撰写需求文档的步骤
1.需求文档最上方要写修订记录
2.然后要介绍需求背景,明确完成这种需求会达到什么目标,目标可以是一些数据或量化值:比如此次项目要达到多少多少的转化率等
3.接下来对功能模块进行一个拆分,拆分标准:根据内部功能模块划分,或重要的部分单列,或者根据数据需求、技术需求拆分功能。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加深参与人员对涉及的模块的认识,其次是方便参与者理解并开发需求。
4.重要的是怎样更好的表达需求,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原型图+功能流程图+文字说明的方式,通过原型图可以很好的看出需求呈现在页面的效果,通过功能流程图可以看出页面之间的逻辑性,文字说明功能点的底层逻辑性:
5.描述功能点的正常逻辑、不同状态下的逻辑。
描述异常逻辑
描述边界情况
描述性能指标
可能很多人对正常逻辑、异常逻辑、边界情况等不太理解。下面我举一个登录的例子:
正常逻辑:支持13位手机登录、支持QQ、微信等第三方登录;点击第三方登录,跳转至授权页,登录完成进入APP主页。
异常逻辑:密码错误,连续多次密码错误,无网络情况,访问服务器失败情况,第三方授权失败情况等。
边界情况:手机号输入不到13位或超过13位等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正常逻辑下,哪些功能点或哪些按钮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异常逻辑时要弹出什么样的提示等;边界情况时要弹出什么样的提示或者功能点变成什么样的状态等。这些在底层逻辑撰写时都要说清楚。
性能指标需求包括:打开速度、服务器访问速度、Crash率或者负载能力等。在写这个需求时一定要明确某些机型的打开速度啦,响应速度啦等。
当然需求文档也不一定非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还是根据个人习惯、公司整体习惯,以及开发哥们能接受的更好的表达方式来。但是我上述所讲的方法对于产品经理本人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这样的梳理,产品经理们可以提高逻辑能力,进而更好的和各部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