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篇“故事快讲不下去的互联网新秀们”10w+的阅读量刷爆了朋友圈,几百条评价甚至比原文更加精彩。
这盘文章作者分析了胡润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的榜单,用“失望透顶”四个字来形容,并概括为10个字:
无科也无创,廖化当先锋!
同时对206家独角兽企业做了分类,最精彩的亮点也是这个分类:
二房东,互金,二手车,电影,网课,伪AI,电动车,电商。
后面分了5个部分抨击了智联网汽车、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共享经济以及人工智能。
虽然我不是完全赞同作者的看法,但是确实也指出了这些热门概念背后并没有真正的科技创新的内涵。
1、比如所谓“智联网汽车”这种,依然在伪概念里打转。
其实就是手机上就能解决的事情投射到车载安卓上再做一遍,这叫脱裤子放屁,算不得科技。就当前的4G网络来看,确实如此,但如果5G网络一旦普及,加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汽车逐步被大多数人接收,那么这些新能源汽车就相当于移动载人电子设备,5G的低时延,会让无人驾驶成为可能,车联网就能真正迎来春天。
2、再比如所谓的“互联网医疗”,也是个要戳破的泡泡。
最近我们解决方案部出的5G+医疗的ppt,说的最多的也是远程医疗,我一直对这种在远程通过5G网络,控制机械手指来操刀的故事有些怀疑,尽管我看到有这样的新闻曝光,但是依然觉得这是运营商跟医院联手在讲故事。问题是现在有谁真的做出来了吗?没有,因为难点不在互联网的带宽,而在于有人需要踏踏实实的把机械手指做的更加精益求精。
3、所谓“大数据”,雷声大雨点小。
我们单位以前有个大数据事业部,在集成层面汇聚了31省的海量的通信数据,并在内蒙建了大数据资源池,招聘了好几百人的大数据团队热热闹闹干了两三年,没想到随着国家数据监管越来越严格,很多业务都不让做了,尤其是对微观(个人)产品相关的需求,比如获客产品,明确不让做了,能做的也就是区域洞察、风控等产品。因为大数据业务急剧萎缩,大数据事业部被拆分,合并到云计算相关的部门,大数据事业部领导层也相继离职。
其实中国真正有价值的数据,都在互联网老巨头的手里,尤其是阿里巴巴,他们的数据都是商业的交易数据,是真正的黄金,为各个行业应用提供数据(脱敏)进行变现。
而运营商的大数据,数据最多的是移动,他们一直没有经营大数据业务,联通自己成立了大数据公司,也敢搞敢干,毕竟联通已经混改了,机制体制灵活很多,从我们这里去了一波人。
对于那些搞所谓大数据平台和算法的公司,多数是创业型公司,他们缺少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数据,只能沦为来料加工的宿命,很难进一步的想象空间。
4、“人工智能”,名至实不归,离题八千里。
人工智能(AI)是这两年最火的技术,尤其是去年,涌现出了很多创业公司,今年很多找不到接盘的创业公司多数都倒闭了。
文中提到目前国内AI的应用依然局限在非常初级的人机对话的级别,主要是对语义的理解的算法尚未形成突破,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而且真正实现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AI算法确实进步了很多,我们现在很多高铁站都配置了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的技术已经在人流量密集的应用场景下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说明基于AI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了。
在我看来,中国浮躁而短视的投资土壤,决定了没办法通过资本来孕育真正的科创公司。
文中最后提到了李嘉诚,最近因支持香港暴动分子而晚节不保,今年把大连西岗那块地卖了得到的40亿投了四个澳洲的科创公司,并且详细说明了这个四个澳洲公司的在科技创新领域做的事情。像李嘉诚这样有国际视野的投资人,无论是投资英国传统的基础设施,还是高科技创新企业,其实都是李嘉诚投资集团的投资策略,并不能说明国内投资圈热捧这些“伪科创”就是错误的。
国内的这些“伪科创”企业之所以盛行,而是因为中国特有的投资土壤决定,比如抖音这种奇葩的存在,一出道就迅速占据了中国人的主要娱乐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把以前读新闻和文章的时间,都花在了抖音视频上。自从有了智能手机,纸质阅读被碎片化阅读取代,有了抖音,碎片化阅读被每天刷几个小时的小视频取代。
所以,中国的投资圈不傻,他们深谙国内投资成功的规则,相比投资真正科创型的企业,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甚至投资可能血本无归,但如果投资在类似抖音这样生活娱乐类APP,即使不成功,也能想办法找到下一个接盘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