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故事
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是人类永远也探究不完的,大自然的哲理也是人类参不透的。
芭蕉我从小就喜欢看,它让小时候的我想起热带风光,也总是联想到《西游记》。我家的芭蕉刚开始栽的时候可不是供观裳,貌似是许多年前用来养猪的。一小棵,自生自长发成一堆,随便揪块块根(我分不清是块茎还是块根)往土里一扔,就长成一片。从此“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风来呼呼直扇,雨打叭叭作响,秋冬枯成一幅水墨画。这一长,又过去一二十年。
芭蕉旁的李树也是蛮高龄了,每年春季一树素白的花,细细纷纷;每年端午左右,一树青的、红的李子……树越长越高,自从有一年叔叔摘李子掉到下面的鱼塘,一身湿漉漉地爬上来,让我们笑出眼泪后,大家再也不去摘李子了,满树的果实便喂了飞鸟和塘里的草鱼。
青苔的茂盛代表着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好。青苔有很多种,都是软软乎乎的长成一层。这是围墙根的青苔。记得小时候,在种稻种的时候,人们往冒出白芽的铺到泥土里的稻种上盖上一层,仿佛是盖上一层厚棉被,可以给稻种保温。我们家里好像没有去耙过青苔,我们是用煤灰。后来育秧就是盖薄膜了,后来我们家就不种田了。
我种的百合活了。是买了百合准备炒着吃,结果没吃,放久了快烂了,于是拿回乡下种起来,姑父说会种不活吧?我说死马当活马医。也许泥土能唤醒它也不一定呢。果然,它停止腐烂,焕发生机,长出苗苗,心里很高兴,我终于有百合了。
很小的时候,大约八、九岁吧,在后面的辣椒土那里发现了一棵野百合,开了一朵大大的喇叭一样的花,我摘了花带回家给妈妈看,告诉我是“八蒿子”,其实就是百合,心里计划着去挖回家种着。可是等我去挖的时候,它不见了,显然是被识货的人挖走了,小姑娘沮丧了很久,也懊恼了很久,为什么不先下手为强?从此也明白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98年从湖北姨妈家带回了百合,种活了,后来家里扩大浇铸水泥坪,百合移到鱼塘边没有活。一直到现在,又续上了和百合的缘。
最后说说映山红吧。野生的杜鹃,在我们这儿,最常见的是这种鲜红鲜红的,还有一种黄色的,我们从小被告诫,那叫“脑冲(读第四声)花”,千万不要去摘,闻了会头晕,于是我们都不理睬它。红杜鹃因为没有毒,于是在春天就成了我们的宠儿,花苞刚冒出红色,我们从万绿丛中一辨出,便使出浑身解数,攀爬上山坡,挑最好的枝折下,喜滋滋带回家用瓶子装水养起来,待花苞慢慢绽放,花粉会撒到书桌上,养得久的旁边还会长出小叶子。据说杜鹃可以插活,长出根来,可是我从来没有插活过。索性拿着小栽耙去挖了一株小的栽下,从此我的花园里也有了映山红。读师范时评“文明寝室”,有一个春天我带了一抱映山红养在上美术课洗笔的红塑料桶里,装扮了我们简陋的寝室,一晃又是20多年了。我们的青春已经不再了,山野间的映山红仍似当年一样红。
嗯,大自然闷声不响养育万物,给我们能量与惊喜,我们要善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