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训练营的第三第四天,也是连续出差的第三天。白天培训基本无法使用手机,晚上静下心来回听课程明显感觉难度陡峭上升,有点跟不上了呢T.T…不过,宇宙公民精神,没有学不会只有不努力,永远保持成长性思维!!
这两天听课,最大的颠覆是“人生目标论”在阅读中的运用。读一本书也是要带着目标的,遇到什么问题希望解决哪些困难得到怎么样的启发,带着问题阅读才能以终为始找到答案。此外,每一次的阅读并不是整本书都要读完,目标导向,可以多次阅读。阅读一直是我的软肋,阅读速度慢,不会跳读略读等阅读的方法,习惯心中默念,眼睛不会横扫这些都是我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也因为此所以越来越没有信心。但经过这两天的课程,我相信一切都是有办法的,人生都可以练习,更何况阅读呢!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
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书中的这段话直抵我的内心。在学校时,我经常羡慕那些永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工作中,我也很是欣赏敢于表达观点和意见的同事。渴望像他们一样,但总是迈不出第一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自信,觉得自己并没有成熟的想法以及能够给出清晰的表达。而另一方面则是顾虑他人的眼光,太在意别人会怎么看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这种在意别人的目光,其实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投射,是对自己的过分执着。如果能将这份执着转移到对他们的关心,与世界形成共同体。那么我还会那么在意别人眼中的我吗?同样的,一旦我们是报以共同体的心态去感受身边每一个人,视他们的问题为自己的问题,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那么每次的“主动回答”就是去帮助,去平等的给予,这是提供价值的行为,何不助人为乐呢?
《被看见的勇气》值得反复拜读和思考,可惜这几天出差留给消化课程和阅读的时间远远不够,虽然按照理解好不容易画了自己的第一张导图,但还是看到了很多需要进步的空间。先完成再完美,附上第一次手绘导图,感谢还在深夜码字的你,也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