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并不喜欢旅行,曾经发过牢骚:“旅行就是从你自己住腻的地方去别人住腻的地方!”并且一直以这种奇谈怪论为傲。直到有一天!
这次旅游,目的地是建德,倒数第二天的行程是走徽杭古道。当天早上全体人员带好装备出发。一路上说说笑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还没有进入古道,但是山间泉水汇集的小河潺潺流过,那清亮的河水与我们现在常见的河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河水似乎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清甜气息,让人身心一下子放松下来,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愉悦。虽然我们不敢去直接饮用,但是仍旧有朋友用空水瓶装了一瓶,水瓶里的水清冽,一无杂质,好山出好水啊!
随着徒步时间延长,慢慢的队伍逐渐拉长,我也渐渐落在后面。但是这种徒步走在古道上,总能发现各种美丽的风景,领略山间小路徒步乐趣,倒也是不算太累。公司同事中有些年龄偏大的在走到一半时已经不愿再继续旅途,我便借机和他们一起坐在路旁一处小草亭休息。
小草亭很简陋,并不是什么古建筑,草亭里有一个石桌,上面放着两个提盒和铁罐,都很老旧,铁盒里是一些山核桃、笋干等山野特产,铁罐里则是茶叶;旁边放着两个热水瓶(其中一个还是那种竹制外壳的那种),旁边的小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免费茶水”。虽然此时我们不相信有现在还有免费的事情,但是走了这么长时间,我们都累了、渴了,一壶茶应该不贵吧!拿起青花瓷样式的茶壶,打开盖子,茶壶里还是很干净的,用热水烫过茶壶茶杯,我们迫不及待的泡了一壶茶。
我平时很喜欢喝茶,每天都要喝几泡,尤其是早上上班后,一定要喝上一泡,否则这一天的精气神好像都没有。今天泡茶前我闻了闻茶叶,从感觉上来说只是普通的茶,所以放心饮用。洗茶过后出汤的一瞬间我突然感觉有点意外,这个茶的味道变了,刚刚还感觉普普通通的茶叶现在却能闻到一股幽香,很淡,很淡,但是这香气闻着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不自觉的会深吸一口气。茶杯里的茶水清澈透亮,带着一种非常养眼的明亮的绿色,举杯就唇幽香缕缕沁人心脾,这明明是好茶,不逊于其他各种茗茶。小口品饮,一股清鲜占据舌尖,弥漫在口腔中,滑入喉咙,清香回绕深入肺腑,一股回甘瞬间涌出,让人流连。这真的是好茶,正宗的好茶。
在微风中、草亭下、品茗休憩,真的好惬意啊!几杯香茶入口,整个人都顿时犹如游戏中的主角,瞬间满血复活了。大家一致认可这茶真的是好茶,一边品茶,一边剥剥小山核桃、笋干,大家已经从徒步旅行中的劳累中恢复了过来,谈兴渐浓,大家天南地北的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这个茶上,全都惊讶于这个茶的新鲜甘醇,却没有人能叫出这个茶的名字。此时一位老人家从山路那边走来,手里拿着两个热水瓶,他向我们问候了一下,就把热水瓶放下,我们赶紧起身致谢,原来这是人家才是这茶摊的主人。我们和老人聊了一会儿,老人说这个茶水摊就是免费的,不需要花钱。说完笑着拿走空热水瓶说给我们继续蓄水。老人走后我忍不住好奇,顺着老人走去的方向走去,沿着小路转过一小片竹林,眼前是一面高高的山崖,山崖下是一间房子,正好看见老人走了进去。房子应该很老旧了,外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与背景树丛融为一体,难怪我们当时没有发现。我走进院子大声问了好,老人家从房间里出来,我说明来意只是想看看这里的风景,老人笑笑说随便看,老人在炉灶上的大锅旁往热水瓶里装热水。我很惊讶原来现在还有人用这种比较古老的方式烧火做饭,老人说这样的炉灶烧出来的饭菜香。我说我想洗脸刚刚徒步身上大汗淋漓,老人带我去屋后,原来屋后是几个人工小水潭分成好几级,水潭里的水是从山崖上直接流下来的泉水,我拿水盆打水洗脸,好清凉好舒适的泉水,用来洗脸真的感觉好奢侈,舔舔嘴唇这山泉竟然带着丝丝的甜意。老人笑着对我说他们这里的水就是甜的,而且他们自己喝的水都是直接从山上引下来的,我看到山崖旁有竹子构成的引水管道直接通道屋子里,原来我们喝的水就是这个山崖上下来的水直接引进来的,真正的山泉水,难怪有点甜(这可不是什么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是真的甜)!
回到亭中,继续喝茶,与同行人说了我的见闻,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纷纷去小屋后去看。之后老人也来到亭中和我们攀谈起来。我们问他这个茶是什么茶,他说这就是他们本地出产的茶,也没有啥名字,平时他们就喝这个茶,他说只要是山水好的地方肯定会有茶;每个地方的茶要用本地的水泡才好喝。我们又聊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老人聊了一会儿就回去了。我们继续喝茶聊天,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该回去了。大家觉得这样白白喝了别人的茶实在是不好意思,专程去找老人辞行,而且大家都主动向老人家买了一些土特产(笋干、山核桃、板栗、自然还有我们喝过的茶等),真的非常实惠,大家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买了很多。
我旅游回来后,再去泡这个茶,总感觉这茶水和在建德时泡出来的不一样,那份清香和甘甜少了一点,后来想起老人说的山好水好茶才好的话,才恍然。从那以后我经常出去旅游,但目的地都是茶产区,一次次印证了好茶必须好水泡,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这句话。而且每次旅游,我都带上自己的旅行茶具,在山水掩映中用本乡本土的茶配上本乡本土的水,泡出最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