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农村女人,大概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母亲。
1
终于,女人的儿子结婚了。
那年,女人55岁。
女人的儿子脸上有一片红斑再加上家里的条件不太好,相过好多次亲,没有女方愿意。 后来,有人给介绍了一个隔壁村的姑娘,姑娘有些疾病,耳朵听不到,说话不清楚。儿子没有说什么不乐意的话,姑娘家没有嫌弃儿子,女人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婚礼,儿子成家了。
刚结婚那会儿,儿子和姑娘生活的特别甜蜜,即使姑娘是那个样子,儿子对她却是真的特别好。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坏消息,女儿和姑娘一样,听不到声音。儿子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儿子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但是不知怎么的,姑娘的娘家人总是故意给女人和儿子找茬、挑刺。
有一天,儿子出门上班了,女人出门买菜了,姑娘娘家就来人把姑娘给接走了,儿子下班回来,去姑娘家接姑娘,姑娘母亲不乐意了,还说不想过了,要离婚。
儿子三番四次的去姑娘家,每次都吃了闭门羹。 女人知道后说,如果铁定了要离婚,那就把孩子接回来吧。 姑娘家说,接回去不可能,不过因为孩子需要隔一段时间配一个助听器,所以,儿子给钱的话,可以偶尔看看孩子。从那时起,儿子想看自己的女儿都成了奢望。
2
女人和儿子都知道,即使生活有再多的不如意,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
有一年冬天,屋里烧着暖气,儿子却因为晚上想起自己的婚姻和孩子喝了酒不小心中了煤气,第二天女人发现后,就立马打120送往了城里的大医院。手术之后,儿子的命是抢回来了,但是再也没有了坐起来的机会,大脑无意识,不能说话,不能动,甚至连自己的大小便都没有了感觉。
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手术的时候,女人给姑娘就打电话,姑娘家没有一个人去医院看儿子。后来,知道了儿子还活着,就把孩子送回来了,但是,女人没有把这个孩子留下来,因为女人知道,之前不给孩子,就是因为儿子还在工作,为了偶尔可以看到自己的女儿,会给姑娘家送钱,可是现在儿子都这样了,哪里还会接着送钱呢? 不过,女人更知道,即使有医保,儿子的手术费也是花了很多的钱。她一个将近60岁,照顾一个这样的儿子就很不容易了,又怎么还能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照顾一个不太健康的孩子呢? 姑娘毕竟是孩子的妈妈,她肯定会对孩子好,孩子跟着妈妈肯定要比爸爸幸福。
3
此后,儿子和姑娘的婚姻正式结束了。生活的重担落在了两个将近60岁的老人身上。
女人老伴平时除了种种地,偶尔还去捡捡铁,维持家里的开销。女人则负责照顾儿子和日常生活。
刚从医院回到家里的时候,儿子上下都插着管子。嘴里插着管子,用来进食一些流食,女人把流食送进管子里,顺着管子,食物进入肚子里,以这种方式,维持着儿子的一日三餐。想要小便的时候,顺着插的尿管自然地排泄出来。大便的时候,是最困难的,女人要忍受住难闻的味道,然后戴着一次性手套用手把便便抓出来,接着要给儿子擦洗干净臀部的残留物。还有隔一段时间,给儿子擦洗全身,剪指甲之类的全是女人一个人在做。
就这样,女人年复一年的照顾着儿子。
四年后的某一天,女人向往常一样给儿子擦脸,女人看到儿子的眼眶湿润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女人帮儿子拭去泪水的同时,女人也哭了。女人抱着一动不动躺在床上的儿子,放声大哭了。泪水不知包含了多少的心酸与开心。
女人看到儿子有反应后,每天照顾儿子的干劲儿更足了。听医生说,经常和儿子说话,可能会有助于他的恢复。女人就每天都守在儿子床前,给他讲小时候的事情。还跟着医生学习按摩,每天不定时的就给儿子按摩。
我想,或许是女人的照顾感动了上天,也或许是儿子的生命力足够顽强。一年后,儿子虽然还是不能动,但是他已经可以发出声音了,讲不清楚话,女人总是用似懂非懂的状态在和儿子进行着交流。插在嘴里的管子可以去掉了,女人把流食送进儿子嘴里,他可以自己咽下去了。那天,女人抱着老伴,留下了欣慰的眼泪。
之后的几年里,儿子依旧是这样。并没有了更加好转的情况。医生告诉女人,儿子一辈子可能就只能这样了,女人没有任何怨言,还是闷头照顾着儿子。我想,女人大概始终有着期待,期待儿子总有一天可以坐起来,甚至可以站起来,可以吐字很清楚的叫她一声"娘"。
村子里的老人都说:
"没有他娘,他早死了"。
我想是这样的。
那个女人真的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