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这一档美食类节目的热播,除了让人们了解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之外,也通过那些“记忆中的味道”,让人们重拾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
说到美食,现下风靡大半个中国的麻辣小龙虾、烤鱼、烤串、麻辣烫等等这些美味的菜肴,都离不开一个“辣”字。
作为不怎么吃辣,也不怎么爱吃辣的沿海地区居民,我很好奇那些生活在,以辣椒作为传统调味佐料的地区的人们,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辣的?又为什么会吃辣?
还有,这些以辣字当头的菜肴,又为何能成为全民美食?
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雨所著的《中国食辣史》将为我们揭开答案。
《中国食辣史》主要讲述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它的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是面向一般大众的文化普及读物。
一、辣椒何时进入中国?它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辣椒原产自美洲,因15世纪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才使得辣椒由美洲传播至全世界,
而当时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和商人,又因为来自美洲的白银,作为通用货币而进行的全球化贸易,将辣椒传入亚洲。
同时期,中国明代因为“隆庆开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辣椒得以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可见,辣椒对于国人来说完全是一种舶来品,并且,辣椒传入中国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十五与十六世纪之间,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漫长过程。
因为海洋贸易,辣椒最早由海路分别在,广州和宁波两个口岸之间输入。但有关辣椒的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浙江,因为当时的浙江文教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为发达。
明代万历年间的杭州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的《燕闲清赏笺·四时花纪》,有一行文字是这样说的:“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这说明,当中国人接触到辣椒这种外来作物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它作为观赏植物的价值。
随着辣椒的物质特性逐渐被国人所了解,辣椒开始陆续出现在药谱中,明末清初的人们是将其作为一种草药加以利用,而且是以外用涂抹为主。
从这些信息来看,中国人历来对于食物,是持很谨慎的态度。在不明白外来物品的物质特性时,会先积累足够的使用经验。
而这也恰恰说明中华文明有着开放和保守的二元特性,一方面,中华文明善于向其他文明学习,积极引进外来品种;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也是保守的,对待外来事物持谨慎的态度。
只有在经过比较长的时间了解,外来事物的特性后,才会有所保留的接受,而这种矛盾的二元性恰恰是中华文明高度成熟的表现。
那么辣椒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中国作为辛香料大国,原产自本土的辛香料至今常用的,有姜,花椒,葱和韭菜这四种,有文献记载的资料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
在辣椒传入中国以前,“椒”一般是指花椒。辣椒传入中国以后,中文名字也有好多种,流传较广的分别有番椒、秦椒、海椒、辣茄、番姜、辣子等等,流传地域不一,时间先后也有别。
其中“番椒”是辣椒一词普及以前,最广泛使用的辣椒通名,清中期以前的文献一般也都用番椒之名。
可见,辣椒在进入中国的最初一百年,其外来植物的特征很突出,因此强调“番”字。而后辣椒逐渐进入中国饮食,其食用的味觉特征日渐为人所熟知,因此渐渐改成辣椒。
其实这个过程,也是辣椒这种食物逐渐本土化的一个过程。它在借用中国传统香辛料名称的同时,也逐渐融入中国人对香辛料的各种需求和想象。
二、辣椒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中国的饮食的?
虽然辣椒传入中国以后,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是在浙江,但辣椒最早的食用记载是在清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贵州的地方志《思州府志》中。文字记载说:“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这段记载提到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辣椒主要是代替盐使用;二是辣椒的使用,是从土民和苗民中首先流行起来的。由这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辣椒的使用背景是因为贵州这一地区缺乏食盐。
乾隆年间的《贵州通志·物产》记载:“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盐”,这进一步证实了贵州是辣椒使用的起点。可以说在贵州,辣椒完成了从外来新物种,到融入于中国饮食中的调味副食的过程。
既然辣椒最早是由广东、浙江传入,再由浙江至湖南再传入贵州,那为什么贵州却是最先食用辣椒的地方?
根据方志的记载,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普遍作为重要的调味副食。其在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时间,大约可以上溯到,清中期的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即公元1796~1861年。
这一期间由于经历了康乾盛世,人口激增,但遗憾的是,实际耕地面积并无太多增加,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民生问题,即长期的粮食短缺。
以当时贵州农村居民的生活实践来看,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牺牲一些补充营养的副食,比如肉类,来保障主食供应。
而采用重味道的调味副食来佐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饭“,是一种廉价又可以大量进食主食的办法。
在中国饮食中,用来”下饭“的调味副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即酸味、咸味和辣味,且可以相互搭配。
而中国调味副食类型的分布,与地区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论是过去或是现在,对于整个中国,调味副食中首要的味觉元素是咸味。
然而对于那些本身既不产盐,又不靠近盐井,交通又不便利的地区来说,较高的食盐价格,对于当地的贫穷居民来说是消费不起的。他们就不得不在传统的调味副食之外,寻找别的出路了,贵州就是如此。
作为南方地区最为缺盐的省份,从明朝洪武三年,即1370年,朝廷颁行了”输粟给盐引“策,到洪武十五年,再颁”纳米给盐“策,……,再到乾隆十年,即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开凿赤水河道,为仁岸运销川盐创造条件等等来看,贵州长期缺盐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盐对于保持人体体液平衡有重要作用,当时贵州山地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其它代盐的方法。见于历史记载的主要有4种:以草木灰代盐,以酸代盐,以辣椒代盐,以硝代盐。
清康熙年间,田雯所著《黔书》上记载:”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逛夫舌耳,非正味也。“
可见,当时以辣椒作为代盐的调味料,是出于身体和味觉感官的双重需要。
但辣椒作为调味料的历史,也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篇章。于中国境内,它在相对贫穷的土苗少数族群中的使用起源,也印证了中国饮食文化是典型的多源文化。
由于辣椒极受当时南方山区贫民们的欢迎,这种情况也给辣椒打上了”穷人的副食“的阶级烙印,这种印记使得辣椒,难登大雅之堂。即使在传统食辣区域以内的,大型城市和官绅富户之家,食辣也并不普遍。
那么,辣椒究竟是如何从穷人的下饭菜,成为席卷全国餐饮界的美食呢?
三、与辣椒流行最密切相关的是辣味菜肴的价格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江湖菜“。江湖菜,其实就类似于广东风味的川菜,上海风味的粤菜等等。江湖菜盛行的背景是,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以前城市人口的激增。
江湖菜比不得过去我们说的”官府菜“,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消费者不同。
江湖菜,只有在近代以来诞生的社会中下层人群中才有市场,它们上不得庙堂,更多的是,带有借鉴自下层劳苦大众饮食上的浓烈风味。
这些劳苦大众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大,需要补充蛋白质。但是作为补充营养类的副食,比如精肉又消费不起,只好吃一些下水或者不太新鲜的肉类。这些食材较腥味较重,就需要用比较浓烈的佐料盖过食材的本味。
而辣椒天然带有的突出标志性特征,且容易形成的辨识度,无疑是调味佐料中,最受劳苦大众青睐的味道。
再跨越到近30年来,中国因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更是彻底打破了中国菜原有的口味,和地域格局。
如今的中国,那些作为城市化建设主力的农村务工人员,以及大量的移民,他们把浓郁的地方口味,恰到好处的融入到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形成了当下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找到典型的江湖菜,重庆火锅、麻辣烫、烤鱼、烤串,还有带”川“字、”湘“字的风味菜馆,比比皆是。
这也就透露给我们一个信息,既然江湖菜是定位于普通劳苦大众,那么作为江湖菜中标志性特征的辣味菜肴,就是属于较为廉价、大众的食物。
不管是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或者是城市移民说,在满足饮食消费需求时,往往相对于本地居民,他们更愿意选择廉价的菜肴。
其实,对于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年龄结构,消费能力和社交需求来说,辣味菜肴的低廉价格非常符合他们的需要,也符合辣味菜肴的消费市场划分;而现代的食品工业化及商品化,也是辣椒及其衍生出的调味品流行的重要推手。
这些,最终导致了辣味菜肴,在如今满地碎片的饮食文化中,被挑选出来,成为传遍全国的滋味。
为著《中国食辣史》这本书,作者曹雨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翻阅大量史实资料和研究报告。阅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的信息量大而且内容翔实。
总的来说,辣椒从传入中国至今的四百年,正好可以分成4个阶段。从第一个百年,即1600~1700年,辣椒经由不可食变成可食的第一阶段,再到缓慢扩散、迅速扩散,到最后一个百年,即1900~2000年,这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全面蔓延的阶段。
在最后这个阶段中,革命以及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赋予了辣椒新的、原生性的、符号化的概念,使之在社会剧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