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用故事来聊聊关于儿童绘画这件事儿,在我们大众的心理送孩子去上画画培训机构,要么是带着培养兴趣而去,要么想让孩子成为专业人才,要么可能为了避免孩子“找麻烦”而找个管住孩子。
其实,儿童绘画培养不仅仅是兴趣培养或者成为画家的路径,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有诸多作用,比如:提升专注力、观察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等等,更重要的是还有个更神奇的力量:
对儿童的心理能起着疗愈的作用
今天我用末永苍生里面的小武的故事来告诉大家绘画的这个神奇力量,儿童绘画疗愈这是一个被验证了的科学,早在18世纪,欧洲精神病医生就开始把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疾病的方法。
在末永苍生《涂鸦》书中的小武是一个犯病有唐氏症的孩子,唐氏症的孩子有个典型的症状:智力障碍。当然这样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能被社会很好的接纳,所以往往他们一是因为智力问题缺失社交能力,二是社会的接纳度低同龄的伙伴也会“嫌弃”像小武这样的孩子,因此失去社交的机会而显得孤独。在末永苍生作品中的小武,甚至连刚开始爸爸都不喜欢他。
小武在来到末永苍生的画室之前,他妈妈去询问了很多的地方,都无法接纳小武,妈妈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了仓永苍生的画室,当时末永苍生也是第一次接触智障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但看到小武妈妈期待的眼神而无法拒绝,也抱着好奇心收下了小武这个学生。
也正因为小武的出现,才引起了末永苍生对于儿童绘画的持续研究。
有一天,小武带了一幅画给末永苍生,图画里画了一个拿着一个非常大的黑色包包、穿着非常大的黑色鞋子的人,黑色包包和黑色鞋子都很大,人看起来就像快要被包包和皮鞋绊倒在地上的样子。从小武的这副画里末永苍生似乎看到了“沉重的脚步”。
通过了解确实因为智力的原因和无法融入小朋友的圈子里面,小武上学这件事显得比较困难,妈妈倍感压力。且每次跟小武谈起学校的事,他的心情就显得不太好。经过一系列的了解印证了末永苍生的判断:小武确实内心承载着无法释放的压力。
刚到末永苍生的画室时小武六岁,但绘画作品表现出来的只有3、4岁孩子的智力。经过末永苍生几年的努力,小武的图画开始慢慢地产生变化,交通工具、风景、机器人等,他也开始表现同样年龄孩童经常表现出的绘画题材,只是他的表现更宽广有力。
喜欢相扑的小武,在小学高年级画下了相扑力士图,画纸中展现出的震撼力,不只是小武的母亲,连其他的小朋友也深受感动。从相扑图中大家仿佛看到了小武内心孕育出的自信。因为画中的相扑的脸同父亲的脸非常相似,从那时起,小武的爸爸已经可以接纳小武了。
也从那时开始,小武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开始用功学习,汉子的书写作业每次都能拿满分,这样的学习能力,连老师都感到惊讶。
小武的成长过程,让末永苍生确认艺术治疗的可行性与方法,因为成为末永苍生日后投入艺术治疗研究工作的出发点。从小武的身上,证明绘画不单能表达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同时也潜藏着治疗内心创痛的能力。
小武持续到末永苍生的画室,直到高中。
当然,这个故事也不仅仅说明绘画艺术疗法的神奇力量所在,另外也在讲述一个残疾人孩子父母的接纳与改变给予孩子的能量,也是让孩子走出来的力量所在。
末永苍生因为生下来就脚有残疾,所以他亲身经历了那种让他最痛苦的不是自己身体的疾病本身,而是爸妈非常在意自己孩子有残疾的心情。他说:“因为子女残疾,所以感到失望的心情、在意周遭眼光的心情、身为父母不得不照顾的心理负担等,都让我感到不安。对于父母的辛劳感到抱歉难过,更甚于身体的疾病,这也因此成为我的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恰恰相反孩子比我们还敏感。我们的一个脸色一个眼神都可以让孩子来讨好自己。
所以,很多人都在说“做个情绪稳定点父母,是孩子幸福的开始”。情绪稳定是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一直都爱着我。
哈佛大学幸福力的研究表明:爱是幸福的源泉。
我想说:幸福感和价值感是我们想活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