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的本質「物我兩相忘」
想法是对工作效率的打折。去情绪化目的是为了去除杂念,想法与杂念对于执行的干扰就是对于专注的干扰,就是对于效率的打折。专注时的投入让我们忘记时间,从而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做事情。《精进》提到孩子们总是用认真的态度做游戏,而成年人反而用戏虐的态度生活。工作学习不免带入情绪,但情绪实际影响效率。想好了,just do it 很多时候 我们需要做的时候好好做,想的时候想全面。如果想的时候漏洞百出做的时候就会举步维艰,越到后面越难,正如高楼大厦起初的设计框架是符合其建造程序的,想法与实践一致是言行合一。有时候没心没肺没有情绪做事也是一种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一方面在于不断叠加次数,用熟练度和去追求精准度。我的专业要求我倒逼想法,久而久之我做事总是杂念太多,故通过每日坐享修身,早起修心。我们的大脑里碎片化的东西太多太多,要通过及时处理和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在建立一种关系,一种秩序。有了秩序,城市交通才能不拥堵,效率得以提高。
做的前提「想清楚」
想清楚意味着对问题有着清晰且全面的思考,这样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无后顾之忧,胸有成竹。或者用一些小目标激励自己。这也是笑来老师说的“希望”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我的老师和我说,如果有人做了你做不到的事情,他一定有你不知道的方法。想清楚有时需要你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找到事物的本质,在关键之处思考,在本质之处下手。深入思考的前系是大量的知识储备与阅读思考能力的养成。是我们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专注加上重复等于准确度。杂念分心不专一,重复手懒毁一生。而这却是打磨一项技能的关键
知识与实践的桥梁“内化”“生产”
我们都知道“教”是最好的学,我们却很少有机会好为人师。内化,是对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与吸收。遗忘是进行强制删减,重复则是强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重复,是通过神经元建立联系不断强化进而内化成为刚需。其中,主动性是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刻意去强化概念,首先概念要清晰,因此要不断打磨升级概念,处理好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想概念,在概念中想如何实践运用。学以致用
三省吾身,是对于做事质量的反问
每个人都缺乏一些维生素概念,需要打磨和补充。就我个人而言,就很缺少“主动”首先从认识上处理好他,然后实践中提醒自己。
做一个有质量的人,一个有工作方法的人。最重要的是成长
主动性 强化效率的发动机
在成长过程中,现实总是千变万化需要我们去应对。最重要的是“成长”无论我们到达哪一个岗位,都只是现象,而现象是由本质引起的。成长率的提升是一个人真正成长的关键。做到难的是做的烂还在做,能够说服情绪强力克服去做一件事。情绪其实是伴随着意志力的消耗而变化的,得到(没有谁可以一开始就做好任何事,但是这也不代表能做好的那些人就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只不过是比别人练习的次数更多,更多忍受前期做的不好的阶段罢了) 做的不好会产生情绪进而消耗意志力,而如果把任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则容易许多,原因在于可以及时得到反馈,通过阶段性练习获得小成就,就像游戏中给玩家的奖励。这样就不会感觉成功“遥遥无期”这样的小成就对于最后的成功常常起的重要的作用。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 明天很残酷 后天很美好,绝大多数人会在明天的晚上死掉。而要想度过情绪干扰或沮丧容易放弃的时期,启动元认知转移注意力或者转化焦点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人变了,世界就变了嘛。我还想说,意志力要通过训练,他像肌肉一样可以被不断强化,如果意志力一用完就马上“享受”而不是坚持,恰恰是接下来的坚持可以让意志力更加“强壮”所以,累就对了,上坡路嘛。懂得了工作方法和原理就不会纠结痛苦了,因为知道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你想要进步的时候,多找别人要反馈,作为改进方案。此时如果还放不下脸来就没有机会喽。当熟练度与精准度达到一致时,此时重复再练的是什么,是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太极之慢是为了寻找规律 慢化步骤,提高精准度。然后强化'熟练'最后速度越来越快。工作效率有了,其实就是建立在工作方法之上。久而久之,这个工作量以每日为单位都是惊人的。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恰恰都是平时积累并打磨升级“量产化”的表象而已。情绪与工作量不会产生必然关系,一厢情愿的努力会感动自己,可工作量要看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