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还没为人母的我,只能道听途说:孩子是一辈子的牵挂,一辈子还不清的债;趁着还没孩子,好好玩,有了孩子你就别想着有自己的时间;自从生了孩子,一觉睡到天亮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哪怕现在他已经成年了;给一千万我,我都不会生二胎......
不管走到哪里,我听到的基本都是这样的负面信息,让我对当妈妈期待的同时又有一种畏惧。不过,正是这种畏惧让我更加渴望学习,学习如何当一名好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因缘巧合之下,我有幸拜读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本很值得当父母的反复阅读的教育学经典,文中呈现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让我醍醐灌顶,也大为惊叹。
第一次阅读完以后,我积极向亲友介绍这本经典,但是很少人会认真对待我的极力推荐,有的甚至直接说:“我一看书就打瞌睡!”后来,我慢慢就冷下来了,不再逢人就推荐了。
在我看来,书中的教育理念有点儿“反传统”,比如,为实事求是而“帮孩子写作业”;不用写作业惩罚孩子而用孩子沉迷的游戏当惩罚;理解孩子的“追剧”允许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成长的我们,很难摆脱传统教育思维方式,要想接受这种新颖而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它作用于生活,必须在反复阅读中不断反思。
因此,在第二次阅读以后,我深深地理解到为什么部分人觉得教育类的书籍都是纸上谈兵,拿到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管用,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父母面对一样的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为此如果阅读这类书籍只照搬方法而不知道反思,不知道举一反三,再有用的经典都是废纸。只有善于自我反省,善于跟自己内心对话,渴望通过改变自己去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人的父母,阅读这种教育类书籍才是有用的。
此书作者认为人性本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只要后天有良好的引导。因此,面对一个多次欺负女儿圆圆的男同学,她没有理直气壮地找老师或者家长晦气,而是选择合适的方式与男同学见面,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对他晓之以理,最后还不忘用慈悲与关怀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很佩服作者的耐心与气度,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只是管不住自己。作者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不管”比“管”要好,因为其实孩子内心知道应该怎样才是对的,只是孩子需要时间去学习怎么约束自己,我们应该给他们时间,所以当女儿沉迷游戏而影响了学习时,作者一再地忍住不干涉,在她意识到游戏荒废了学业时再适当地引导。我认为这种忍耐,真的很难做到,一般父母估计早就跟孩子杠上了。
有一个理念贯穿全书,那就是不要让好东西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我认为这个理念是最值得为人父母的引以为戒的。游戏是孩子某个时期最喜欢的,如果你为学习而时时阻止他玩游戏,这时候游戏与学习就形成了对立,慢慢就使他越来越抵触学习。那到底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呢?我认为这首先得管住自己,尽量不管他,起码不要不厌其烦地干涉,然后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多给他一点自由,然后让他自己承担“自由”带来的后果。
因此,我特别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教育的真正准备就是完善自己。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淘气我们不能失去理智,我们要理性地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只有上升到思想层面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人,改变一个人。
有一次,朋友的孩子把她的手机拿去洗了,朋友看见了没有责备孩子,而是问孩子为什么洗手机,孩子说,他觉得手机脏了,所以帮妈妈洗洗。幸好朋友不是一个暴躁的人,不然肯定首先一顿臭骂,哪里还能知道孩子用心良苦的动机,更错过了“电器不能碰水”这样的教育机会。
这就让我想起曾经上门当数学家教的一段经历。一道不算难的数学应用题,学生错得特别离谱,有些数值根本就不能进入数式里的,而他却代入数式里一起计算了。刚看到的时候,无疑我心里是有气的,因为我觉得他不至于犯这种错误。但是我没生气,我一再问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他也许害怕会挨骂,一直不说话,而我也没放弃,因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就不能纠正他,后来在我的坚持下,他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了。我被他的答案震撼了,因为他竟能想到那一层,那时候我不仅理解他的出错,也对他顿时刮目相看了。
其实,只要我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机会,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好遗憾,当老师时没有遇到这样的一本教育学经典,不然对“熊孩子”会多一份理解与关怀。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成为一名母亲之前有幸遇到了这本书,并且在作者的指引下开始了相关书籍的阅读,开启了“完善自我”的旅程。
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为人父母,如何为人父母,这门学问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