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诉我,她恋爱了,对方是她高中同学。
我问,“是不是之前给你打电话你总不接的那位?”
她说,是。
我又问,“为什么啊?他怎么打动你了?你喜欢他吗?”
她回,“就觉得他也挺有毅力的吧,一直给我打电话,没放弃!”
我说,“最重要的问题你还没回答,你喜欢他吗?”
她再回,“只是觉得他更适合我吧!”
我没有隐讳地说:“他高中没追你、大学没追你、大学毕业没追你,到现在,十年了!只是靠电话联系,你确定你就选择他了吗?你觉得‘他更适合你’,可你的参照,只是相比着自己的感情空白。”
不是去误导她质疑什么,也不是教她“货比三家”地选择对象,如她所说,“合适”很重要,但有些时候,单身久了的女人,也许自己无法意识到自身对于感情攻势的不战而降。
不怕被真爱冲昏了头,只怕心被套路蒙了猪油!
我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也没有再过多说什么,毕竟,每个人对待感情的态度都不一样。朋友是个认真的人,也有可能,认真下去了,那段起初只是合适的感情真能发酵成烈酒一般的爱情吧!
前几天,朋友在我这儿,我们正说着话,她的手机忽然响了。
她拿起手机直接挂了对方的电话,并和我说,“没事儿,你继续说!我一挂电话他就知道什么意思。我稍后回去再给他回。”
我看着她的表情,正准备说什么,她手中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
她皱着眉头使劲划了一下屏幕,“怎么回事儿?又打过来了!平时我一挂他就知道我在忙了!”
她给对方发了微信,便把手机放一旁,准备继续和我说话。
我笑着噎她,“看看!我就说你不喜欢他吧!从你的表情就能看出来!恋爱中的女人接到自己男朋友的电话,绝对不是你这反应!换做我,手机一响,不管是不是他,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那肯定是一脸幸福地笑着接电话!你再看看你,一脸的冷漠!挂人家电话还那么不耐烦!”
“我不是不耐烦,我回去还能给他回电话。这不是在你这儿,想和你说说话嘛!”她解释道。
“你这话是说给我听呢,还是说给你自己听呢?你可骗不了我!喜欢一个人和不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
她叹了一口气,“我妈催我相亲催了好几次!后来直接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了一个别人介绍给我的相亲对象......我都无语了!至少,我这个男朋友我觉得还挺好的!就这样定了吧!我和你不一样!你至少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心里有个目标类型。我感觉,我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对谁多心动、多痴迷!反正也该结婚了,我和他也都是喜欢安稳过日子的人。”
听完她说这些话,我沉默了。
的确,自我认识她开始,她就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选专业时没怎么挑、找工作时都一样、吃饭不挑食、处世不偏激......
也许,爱情不都是浓情炽烈的,它也有极有可能以“尊敬”、“平淡”、“接纳”这样的形式存活及延续。
曾经我们都以为,父母辈的人根本不懂爱,他们所谓的爱情,只是搭伙过一辈、传宗接代、日久生亲情而已。可谁说得明白,在他们看来,能互相依靠走过一生的、能生儿育女的、能始终如左手牵右手的,不是他们所选择的爱情的表现方式呢?
在如今,我们大多数人眼中的爱情都必须伴随着,“心动”、“心疼”与“心痛”,但这何尝不是我们惯于从折腾中的虐恋找寻存在感?
我们一心总想着地老天荒、一心要爱到天涯海角、自我梦寐地追着天崩地裂,然而“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听歌的时候、看书的时候、背诗的时候,总是特别容易被“寻常”打动,但实际里又总叶公好龙般恐惧寻常。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不是只有闪耀才代表出众,不是只有辉煌才代表成就,不是只有深刻才代表懂生活,不是只有死去活来才代表真爱。
敢于平淡地选择平常,也许才是俗世人最真、最勇敢的模样!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