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带给我的是:男女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常女人情感较男性更细腻,男人更喜欢直白的建议和行动,由于双方立场不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他们,却分拥着两人世界。
男人不喜倾诉,他们渴望独立解决问题。而女人正好相反,女人需要倾诉,并且倾诉时需要对方关心体贴、饶有兴趣的倾听。
01
男女双方表露情感的不同,造成了他们个性上的差异。总体来说,女人需要得到关心、理解、尊重、忠诚、体贴、安慰。而男人需要的是信任、接受、感激、赞美、认可和鼓励。
在我们家,我和老公的关系比较融洽,女人需要的关怀老公能满足,而老公需要的认可,我也能够及时回应。因为我们彼此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我们关系融洽,生活愉悦。
每到周末,老公都是主厨,我一般是打下手。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比较喜欢提升自己,像瑜伽、播音、写作或是服装搭配的学习,这是我生活的常态。
每到饭点,老公就会主动做好饭菜,然后在楼下叫我吃饭。这种“坐等吃饭”的状态是不是有一种幸福的味道呢?家里的水果、吃的零食基本上都是老公张罗。
他是一个贤惠的男人,这让我很省心。当然了,每次对老公的辛勤劳作,我自然是充分给予肯定和赞美,“老公你咋这么能干呢?好幸福!”每次听我这么一说,老公都会嘴角上扬,一切尽在不言中……老公有时也会调侃:“你看你多幸福,要知道惜福。”
一个家庭的幸福度离不开夫妻双方的共同营造。如果把家比作银行,如果我们一直往银行拿钱,而不去存放幸福的话,那么幸福很快就会被耗干。相反,我们都去存放自己的幸福,那么我们的小家就会春风拂面,岁月静好。
老公是一个细心体贴的男人。一次,我因为过度沉迷写作,一直到晚上十老公从外面应酬回来,还没吃晚饭。老公手机呼了我多次,调侃我:“你看我没在家里,你连饭都不吃了,不是走的时候告诉你菜已经做好放冰箱,你只要取出来热热就可以吃了吗?赶饭吃饭!不然把胃饿坏了怎么办?你啊,做什么事情就是太投入。”
心顿时被老公慰藉得暖暖的,我们彼此经过岁月的打磨,爱情已经打上了亲情的烙印,但这种幸福而熟悉的味道却历久弥新,让人更感念生活。
02
一个家庭因为有了男人和女人的存在而调和而平衡。固然如此,但彼此也不能忘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轨迹,为了营造家的幸福而失去自我,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我想到了我的小姨和小姨夫。
他们的相处模式是女主外男主内,因为小姨能干,强势,所以家里家外的事都是她说了算。而小姨夫呢,生性温和怯懦、不善言辞,他比小姨大十岁,一直以来,因为小姨身体不好,都是他让着她。
小姨喜欢社交、跳舞。小姨夫在学校是教导主任,但他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经常给小姨值夜班,家里面他是灶台师傅,而小姨则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只要每天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去跳舞就好了。
每次去小姨家蹭饭,小姨夫总是笑眯眯的给我们做饭,饭后还要收拾碗筷和刷碗,这些琐碎繁重的家务他都不让小姨操心。那时的我们都很羡慕小姨的生活状态。 “小姨,你可真幸福,真省心啊!找了这么个贤惠老公,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想不到的是他们后来离了 。小姨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女人,在单位离职后她当了记者,见多识广,越来越看不上一层不变,安于现状的小姨夫。
“我们三观不合,性格和价值观差异太大,纯属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他虽然勤快,但他那只要能吃饱饭,有衣穿就满足的穷日子我过不惯。”
一个家庭,如果男女三观不合,价值观取向差异太大,那么他们的婚姻也是不长久的。
我们在爱家的同时,在培养和尊重本质特性的基础上,追求自我潜能的发展才是最佳途径。
像我的小姨夫就是,安于现状,自己本身的能力又不去提升,封闭守旧,最后落得被抛弃的下场。
03
如果我们为了一个家放弃了自己的追求,以为这种付出是一种“爱”,当这种付出的爱在没有得到回报时,又该如何来平衡内心的这种缺失?
我们只有在各自成长的轨道中,有碰撞、有交叉,但不会渐行渐远,我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人生!
家的营造固然重要,我们也不能忽视自我成长,家的幸福指数的多少也取决于我们自身幸福指数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