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老师,还没下课?”金老师边推开教室的门边对我说。“哦哦,下课了下课了”我快速地拿起课本,走出了教室。“第一节已经下课六分钟了,我竟全然不知。第二节我要去听课呀,这不迟到了吗?哎……”我心里这样想着,快步走到办公室,放下课本,拿起听课记录本,加快了脚步,一路小跑去3号楼五楼。
3号楼上的红色字幕“教书研为径,育人德作舟”特引人注目。这是我校按教体局的安排,举办的第六协作区教研活动,第一节由本校教师讲,第二节由兄弟学校教师讲。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到3号楼2楼时,第二节上课铃声已响起。上课的大教室有前后两个门,我寻思: 走前门吧,已经上课了,迟到是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况且教室里还坐着那么多的听课老师和学生,影响不好!如果悄悄从后门进去,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决定从后门进!
快到五楼,耳边已传来学生们热烈的掌声,这或许是授课教师的开场白。我正想着怎样推门才不致于发出很大的响声,才发现后门上挂猴了(门锁着)!
“不听了,回去吧”“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怎么能错过呢?”“站在教室外面怎么听课?看不到授课教师,看不见学生,不听了。”“不一样的听课方式,不一样的体验,一定会有收获!”听还是不听,我思想在剧烈斗争,来就来了,就站在门外听课吧!
听得出来,这是一节作文指导课。 授课教师先出示名篇中的语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和“雪中捕鸟”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根据标注的红、绿字,总结出写景时要写有植物、动物,做到动静结合;“撒、支、拉……”写事时,用了动词,有人物的动作描写。又列举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那段,让学生找出写作顺序。
我想看看大屏幕上的展示内容,于是我从两扇门之间的缝隙向里张望,一个人影也没看到,只看到对面白色的墙壁和半掩着的前门。
授课教师在展示她的学生仿写的作文,让在座的学生总结出写作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点拨。按此流程,授课教师展示了五个学生的仿写作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授课教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要学生仿写: 春节刚过,大部学生放烟花了,你把这个场面写下来。
为了这节课,授课老师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不必说整理名篇语段,也不必说修改收集学生的习作,单是课件制作,就颇费心思。听完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语言优美,语文味浓郁,彰显出教师深厚的文学素养。课堂语言优美的方法之一,是名言警句、古诗词、俗语的适时、恰当地运用,它们像珍珠一样,看似不经意间散落在课堂内容衔接处,又似授课教师精心地用一条无形的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使课堂熠熠生辉。其实这些都是授课教师课前做足了功课,才让我们看起来那么云淡风轻!
这样的“听课”是第一次,尽管没看到师生互动的情景,没感受到课堂气氛。但收获满满,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