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孙权的胡须而得一词“捋虎须”,与两汉的“批逆鳞”相似,说的是君王身上有不可触碰的禁忌,就像老虎的胡须与鱼身的一块鳞。引申为撩拨权强的行为。
残暴的君王,处处是虎须,处处有逆鳞。
这一节讲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昏君。
魏晋南北朝也叫三国两晋南北朝,两晋期间又有五胡十六国。
这一期的国君主要讲了十六国、南朝、北朝。
十六国,有一人最为残暴。叫苻生,前秦第三任君王,他无异于大名鼎鼎的商纣王,生来一眼失明,最忌讳像不足,缺,少之类的字眼,又不会公开说明,因触犯这类字眼致杀身的人不计其数。
他的劣行,列举一二:有人说他圣明,他觉得是献媚,杀;有人说他用刑过滥,他说诽谤,杀;他剥人脸皮,命人跳舞……
他所在任期间,朝中人士被杀的所剩无几。
南朝昏君主要是文人,存在文人的自傲,相轻互妒,争强好胜,比如宋孝帝刘骏,宋明帝刘或,梁武帝,元帝。他们常常与人比学问,若是比他们博学,便产生妒忌心理,多有臣子相让,若是被君王知晓也一样逃脱不了灾难。
北朝时,统治者为鲜卑人,而臣民以汉人为主体,常见矛盾集中于民族之间。其中有崔逞事件,他是道武帝的谋士,几次建议多让道武帝不悦。一次军中乏粮道,武帝问他,他提议采桑葚,并引据诗经说:吃了桑葚后鸣声变得好听,道武帝听来却觉得他借猫头鹰讽刺鲜卑人野蛮,而后多次的言语误会中,崔逞最终丧了命。
崔逞事件中不仅有民族隔阂,还有文人与武人之间的隔阂。
所谓伴君如伴虎,君王之心不可测。昏君当道是文人的灾难,也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有一则故事,有一妇人住在泰山一侧,在墓前哭泣,孔子路过看见时问她,她说丈夫与孩子都死于虎口,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搬家,妇人说这里为官之人还可以。孔子感慨到:暴政比吃人的老虎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