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只有一间,是老式房子,两层楼,朝东的前半间是销售区,朝西的后半间是操作和加工区。 买时老板正在木板上操作,偶尔接过话茬。
门口堆满了各种格样的食品,地方虽小,却如小麻雀一般。从味道上来说,有甜的、盐的;从种类上来说,有各种糖,鸡蛋饼干,麻花等。在买的过程中,陆陆续续一直人来人往,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点,摘录如下: 1、直奔主题。他们来了就直奔主题,比如给我花生糖来一袋,或者说鸡蛋饼干一包。 2、不讨价还价。选好食品后,问了多少钱,都爽快付了钱,没见到讨价还价的。我想出现这种情况,基本都是回头客,要么接受了老板娘不还价的规矩,要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 3、点到为止。他们买的东西普遍不多,只买一两样,买了东西付了钱,转身就走,不逗留。
发现跟去年相比,价格基本都上调了,真是水涨船高,逐利是商人的天性,只要是合法经营,大家也都能理解。均价在15元起,去年好像是10元,最贵的是阿胶塘,一小盒要150元。塘的价格感觉不便宜,要说贵,又仿佛没到,这个好像是周瑜打黄盖——你情我愿,就像我,明明小区边上就有卖的,偏偏要舍近求远,专程跑到老城区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干什么的,总要吃喝。真把“食”这篇文章做好了,是生意,可以养家糊口;是事业,有句话叫做一铺旺三代;更是财富,源源不断、取之不尽。这个利润应该不错,一袋十五元,成本三分之一都没有,真是比上班强太多了。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你无法想象。
老板家的糖店开了25年,据老板说自己不做广告,靠的是口口相传,过硬的品质。付了钱后,随手抓起一样吃的,味道确实可以,又松又脆,像小时候的味道,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现在条件好了,只要有钱,每天都能吃到,吃香喝辣,每天都是新年。
我想老板的糖店如今占据了一席之地,想当初想必是吃了不少苦,也算是苦尽甘来。要想在某个行业赚到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想有一点非常重要,要沉淀,板凳要坐十年冷,行稳才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