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也许不是特别成熟,但是一定是有期存在的理由。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会说错话、做错事,怕受惩罚, 不敢认错,更不敢承担责任。同时又认识到做错事不对彼此内心往往有许多的矛盾与不安。本节课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自己做错事的行为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来处理,进而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承担起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后果,帮助自己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
团体热身阶段:这是哪里
甲乙两人面对面,指着自己的五官,问对方这是哪里?对方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这个问题。三个问题后双方互换。通过游戏创造开放的氛围,初步体会做错事是正常的。
团体转换阶段:风而走错了路
一个叫风儿的来信。他做错了事情之后心里像迷了路一样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又不敢说出来,不敢正面承担责任,所以它遇到了烦恼。
团体工作阶段:过失路口“导航仪”
一个叫琳琳的同学,为了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的改了答案。虽然这次琳琳已经考取得了100分,但是她的心里确实不安。小组讨论帮助琳琳化解这个烦恼。小雨也遇到了烦心事,在练习扔垒球的时候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他知道破坏公物是要赔偿的,但是父母最近不开心。他怕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之后,他们会更不高兴产生了烦恼。通过这两个同学的烦恼,引出我也曾经迷过路,让同学们敞开心扉给大家聊一聊。当自己勇于承承认错误以后,说说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感觉到特别快乐和踏实。
团体结束阶段:“认错需要勇气”
通过知心卡这个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犯过的小错误写到知心卡上,勇于承认错误,以后会感觉特别的轻松快乐与踏实,使心理上觉得特别的坦然。
通过精神案例让我想到了我们班有一个小男生,连续几周都偷偷地拿父母的钱自己买了很多的玩具,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成绩也不断的下滑。直到被我发现以后,我问他:“当你拿父母的钱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告诉我特别的忐忑不安,反而因为老师发现,把这件事与家长说了以后,自己勇于承认错误以后,心里感觉更加的踏实,学习也慢慢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