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参加了Thought Works 林美琴组织的敏捷项目管理(四) - 团队管理及有效沟通,令我学习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感悟到了一些平时忽略的细节。
这次培训因疫情,为网络会议,因此整个过程中的互动较少,但整个PPT非常系统,讲到日常工作中的细节、点滴,虽然有一些问题无法深入讨论,但还是让我们能够领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这次培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三方面的问题:
1, PM的职责。
PM不应该时时、事事站在最前面。当处于不同环境、遇到不同问题时,PM应该是不同的角色,并非时时刻刻都是Leader, 有时应该是Mentor、Facilitator、Supervisor, 有时该挺身而出、有时该退居二线。
同样在不同的项目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侧重点。
2, 如何应对团队所处不同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项目阶段的划分上,命名稍有不同,开始期,风暴期,规范期,发展期,解散期。
其中在开始阶段中,建议使用“项目管理画布”是个好东西,让团队清晰明白目标,任务,提升凝聚力。且成功目标DoD必须定义清楚。
另在解散期,复盘工具-生命平衡轮是个非常好的工具,可以用此让团队成员认识到自己得到提升。
3,如何有效沟通
客户沟通 – 效率、共赢、信任
团队沟通 – 信任、尊重、互助
结合之前培训所讨论的聆听与对话技巧,对比本次使用的定义,在倾听(聆听)、对话之间加上一个审视,其实审视可以是聆听的一部分,定义不同罢了。在聆听中,两者都反复强调同理心;而在审视中,反复强调克制,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梳理对方情绪;在对话时,幽默,换位思考可以使沟通变得顺利。
总的说来,也许此次交流会中,某些词汇/定义与参与ASCM中使用的不同,但是实际上是一致的,共通的。项目中只有了解在不同阶段使用的策略,以及做好有效沟通,才能使项目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