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档期的《误杀3》票房已破3亿,让很少写影评的我也不禁想写点什么东西。
《误杀》系列其实已经形成了套路,无非是有权者欺压有钱者,有钱者欺压没钱者,最后没钱者设局寻求真相。
这般情节,仿佛华语版的《纸牌屋》,让东南亚在影片中不断承受负面形象的刻画。
现实中的东南亚或许存在问题,但在影视作品中被如此过度渲染,实在有些冤枉。
毕竟,不能将所有负面事件都归结于这一地区,更不能认为富人的财富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
这种迎合大众对富人想象的剧情,并非真实的社会全貌。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地区只有尊重市场规律,权力不欺压金钱,商人才会愿意长期投资,地区经济才能发展繁荣。
若像《误杀》系列所描绘的那般混乱,只会导致各方都无法获利。
由此联想到一位读者替自家孩子咨询前途的事情。
孩子名校毕业,无背景,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遭遇裁员、转行被拒。
多数顶着名校光环的毕业生很多都是泯然于众生之中,只有极少数能脱颖而出。
若一个人真有远大抱负,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不应是求职无门,而应是备受追捧。
正如某刀刀的老板,还是学生时就被昔日首富主动邀约。
大佬看重的并非名校文凭,而是稀缺的东西,即对各行业运作、买卖细节、利润渠道等的深刻理解。
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些二本生、技校生能够超越名校生。
因为他们掌握了这种稀缺的能力,能够洞察社会和商业的真实运作。
这种能力并非学历所限,只要用心去学习和体会,都有可能获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学历和背景,更要注重培养这种稀缺的能力和洞察力。
无论是在哪一个行业,了解行业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市场的动态和细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误杀》系列虽有其娱乐价值,但不能过度沉迷于这种虚构的情节。
在现实中,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真正稀缺且有价值的能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