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广受海内外历史学者的好评,就连历史业余爱好者也对黄老能用通俗的语言深刻剖析了明朝历史衰亡的实质感到豁然开朗。《万历十五年》最初是以“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为名英文出版的,后来才用中文出版的。
无关紧要的1587年
从直译过来的书名我们可以看出黄老的大历史观,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历史事件,而实际上明朝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表面上四海升平,其实内部文官集团早已控制了国家生死,外部即将面临努尔哈赤的崛起反击。
历史人物映射出国家兴亡
本书虽以万历十五年为题,然则主要通过对六位历史人物的评述像读者传递着黄老的大历史观。正如文末所讲到,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皇帝的真性情、张居正的独裁、申时行的中庸、戚继光的脚踏实地、海瑞的廉洁奉公、李贽的激进都没能改变明朝衰亡的历史轨迹。在一个文官集团掌握实权的朝代,儒家道德的提倡达到了极致且为文官所利用作为限制皇权以及镇压武将的武器。
《万历十五年》更适合在通读明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读,而我却没有一定明朝历史背景知识,读这本书也就体会不到黄老在写本书所下的功夫。以上的读后感也仅是感性认识。下一步打算读一遍《明朝那些事儿》,再倒回来看看这本《万历十五年》,也许获得的体会更深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