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通解: 孔子说:“人若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处世接物的。这正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那车怎么行走呢?” 笔记: 輗軏,均是指车辕与衡轭联结处插上的销子。这个輗軏的重要性。
农村常用一种耕田机,机头和犁、耙之间用销轴连接,销轴的一头有个小孔,用来插销钉。没有销钉,也能耕田,但是很容易出事故,犁耙和机头会脱节。
一个小小的销子,竟有如此大作用!这就是信的作用。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信者,人言也。在古代,识字、会书写的人不多,书写工具也很少,依靠什么传道?那就是言,用言辞来传播,言传身教,这就是信,一个人不仅仅要说,说了还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传道。信是五常的一个基础,仁义礼智都是基于信的,没有了信,就无从谈仁义礼智,没有仁义礼智,只要还有“信”,那这个人还有可能在社会上立身。
信,就是秤的定盘星,就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所以,孔子在为政篇中会说“信”,并且着重强调,因为信是为政的基本原则。前面我多次提出,孔子所说的为政者,必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德治的先行者,带路人,是表率。因此上位者必须信,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民众,社会向德治大同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