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要做没必要的执着
“有一个客户被开除20多次了,他已经碎成渣渣了。他想问问自己是不是遭到诅咒了?”说着我把客户资料递给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说:“你去教研室拿盒粉笔过来,先不要让客户进咨询室。”我应声而去。
我和客户等在门外,不知道咨询师在里面干什么,里面也没有别的客户,但她也不让客户进去。
过了漫长的十五分钟后,她喊:“进来吧!”
客户推开门,正准备迈出第一步,咨询师喊道:“停!不要踩到我画的线!”
我和客户齐齐低头,看到脚下有好几根白色的线,从门的左边画到门的右边,两根线之间的距离也很窄,甚至容纳不下一只脚,侧着放脚都不行。
这样的线密密麻麻有二十多根。客户都看呆了。
客户不解地说:“不踩你画的线我进不去啊!”
咨询师说:“哦,那你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进不去?”
我观察客户的表情,他脸色逐渐难看,马上就要情绪失控了。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画这么多线干嘛呢?
我试探地问:“老师,我能进吗?”
咨询师轻松地说:“可以啊,茶茶,你快进来吧!”
我看了眼地上的线,又抬头看咨询师,询问道:“线?”
咨询师和煦的笑着,仿佛没这回事儿,她说:“什么线不线的,快进来。”
我踩着密密麻麻的线走到咨询师面前,小声问:“这啥意思呀?”
咨询师抬头又向客户重复了遍要求:“你进来可以,但不能踩线。”
客户看到如此挑衅的场景,终究是按捺不住了。愤怒地说:“我不进去了!你就是故意不想让我进去的!”
咨询师嘴巴都要翘起来了,说:“对!不想要你的地方你就不应该呆着,更不应该去!你在同一件事情上绊倒二十多次,你甚至都怀疑自己中了诅咒,你都没有怀疑过这些地方不要你不是你的错。给了你二十次机会让你去纠正自己的选择,你还在认为下一个可能不会这样。”
客户一整个目瞪口呆,他觉得咨询师说的话另有所指,皱了皱鼻子,不知道怎么接。
咨询师示意我把地上的粉笔末扫干净,邀请客户进来坐下。
咨询师一改刚才敌对的姿态,温柔的说:“二十份工作的工作性质是不是都差不多?”
客户点点头。
咨询师说:“那就不能再找这个性质的工作了,这个性质的工作和你不匹配,所以才会接连被开除。他们不想要你,不是你的错。你要找需要你的工作。而不能因为自己之前只有类似工作经验而重蹈覆辙再找同一性质的工作了。”
客户疑惑地问:“什么工作需要我?”
咨询师说:“在你学习到新的本领前,他们都不需要你。”
客户叹口气说:“那我还是干老本行吧,混口饭吃。”
咨询师说:“老本行如果能混得到饭,又怎么会摔二十多次碗?工作性质不适合你你非要把自己脚丫子削掉一块儿来适应工作吗?你在老本行积累的那不叫成功的经验,那叫失败的教训。”
客户又叹了口气:“那我干啥呢?我啥都不喜欢,我也不知道我喜欢啥?”
咨询师说:“先忘掉你的工作经验,把自己归零。把自己当做刚毕业的学生去看市场上的岗位,哪个岗位你读来感觉有兴趣,就去查资料研究。内容你不反感就去学习需要的技能。然后尝试去面试,以低的薪水先把自己打进去,慢慢地积累真正的经验。”
客户犹豫的问:“我的年龄还有机会吗?”
咨询师说:“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今天如果你认为你没机会,那你余生也没有机会了。如果你努力到了极致,别人依旧不给你机会,那你自己可以给自己机会。
看你怎么理解机会,是必须别人面试你,给你工作机会叫机会?还是你拥有一技之长后发现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机会叫机会。但在你练好本领前,这两个机会都不会有。”
客户离开后,咨询师让我把刚才扫掉的线再画上去。我一头雾水,问:“您是觉得他还会回来?”
咨询师说:“下一个要来了。”
02 不要要求别人爱你
我拿着扫帚等下一个幸运儿到来。不出所料,在下一个客户将要一脚踩上白线时,咨询师又叫停了:“不要踩到我的线!”
相同的疑惑相同的剧情又一次重演。客户扭头看向我,问:“茶茶,这是?”
我舔了舔嘴唇,张了张嘴,终究是什么都没说。让我说啥呢?我也不知道啊!
咨询师说:“请就站在线外和我说吧!”
客户倒也情绪稳定,说:“我每次回到家里就不自在,无论我做什么我妈总能挑出我的毛病。我感觉非常窒息,想不开的时候我都喘不上气。我都有躯体化反应了。但我妈对别人就不这样,她只针对我。”
咨询师说:“那是你父母的家,你没必要感到自在。如果你感受到他们不欢迎你,且在你没有任何明显过错的情况下依旧挑剔你,那你就少回去。”
客户张大了嘴巴,显然这个回答超出了她的理解。我想她以为老师可以帮助她缓解亲子关系,为什么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咨询师说:“你已经成年了,你的身体和心理都在一次次告诉你他们对你的不接纳,为什么你还要试图让他们爱你?这不是你第一次来了,你每次问的最多的都是:‘怎么样能让妈妈对我好一点,我怎么做才能改善我们的亲子关系?’
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残忍的真相:‘她也许就是不想对你好。而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你努力了很多次,对方都不接受你的好,也并不打算妥协,甚至看到她的行为对你的伤害也不觉得愧疚,那么你要停止努力。你要离开。’”
客户的眼睛也睁大了,她不理解,十分不理解。
咨询师说:“自然界中,存在母亲不爱孩子的情况。只不过在我们人类的认知里不承认。孩子,你已经做了很多很好了。但是很遗憾,也许她就是没那么爱你,她就是不能给你想要的爱,她就是不能像其他妈妈一样爱自己的孩子。请你趋利避害!”
客户的眼睛里豆大的泪珠一颗接一颗掉了下来。
咨询师指着地上的线说:“你不能强迫别人爱你,即使你什么都没做错。即使那个人是你的妈妈。如果一个地方不欢迎你,你感到不自在,那你就要少去,而不是一味地问自己——到底是我做错了什么,她为什么那么对我?
在你未来的人生中,这样的人非常多。他们就是莫名其妙不欢迎你,莫名其妙不允许你进入他们的领地,莫名其妙对你不好。莫名其妙说锋利的语言刺痛你,而你,好好听清楚——你要趋利避害,离开他们。
你的窒息感和躯体化反应是身体提醒你离开,你离开后就好起来了,说明这是极度焦虑引起的症状,你不能让自己在不健康的环境中一直呆着。你不需要去维持表面的和谐。你要听你自己的感受,你要对自己好。
不要在意不回家会不会被戳脊梁骨,你应该在意的是你自己。如果父母爱你,那你就爱他们。如果他们不爱你,你也可以不爱他们。不要愚孝,你自己心里有答案。爱不能去乞求,爱是自发的行为。”
咨询师挥了挥手,我用扫帚扫掉了地上的线。泪水甚至打湿了地上的粉笔末,我抬头看了眼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咨询师说:“不要在自己心中强求他人,不要在他人心中想象自己。照顾好自己。不欢迎你的地方,你不要再去。你会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你的重心要放在这上面。那里,有爱你的人,有欢迎你的家。那才是你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