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Tee桑,一个画画,摄影和写作的准自媒体人。
今日读书群话题讨论:你有什么最近才慢慢明白的人生道理。被群友说像知乎的问题,哈哈,谁知道时不时受最近看知乎比较多的原因呢~
A:学会让自己变得开心,是一种很必要的技能。
B:专注是一种稀缺资源,干活的时候远离手机,避免时间被碎片化。
C:多思多累 当断则断。把别人还给别人,把自己还给自己。
D:大家都说要做自己,好像别人都会我不会,以前思考的重点在别人会怎么反应,而我要怎么回应,一面是善意,另一面也可能解读为虚伪。做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感觉,别让思考力吃掉自己的感受力。
E:当下解决不掉的问题 交给时间处理。
F: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办事不要瞻前顾后,去做就对了,随后慢慢调整。
G: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凡事必定有舍才有得。不要妄想兼得。
今天的鸡汤很多,而我又会思考,当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后,自己是如何知行合一的。今晚见了个小伙伴聊到了做自媒体的事,明明知道要做起来的动机,以及如何做的方式,但行动力怎么都跟不上,1个多月就出了1条内容,也可想而知数据并不怎么理想。
虽然朋友很乐观开朗这点我很欣赏,但细聊行动力差背后的原因却很难解释清楚。这样的情况我也在这几年百来个我曾经复制过自媒体知识点的一些朋友身上看到。有行动力的屈指可数,就更别提能做起来(简单说就是进入良性循环,变现等。但同时我也看到不少小伙伴,当我提到要有做自己的个人品牌意识的时候,便开始了尝试。我都不用细说常规的操作模式,她们自己都能独立的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小伙伴就很容易在几个月的高频更新分享中进入属于她们的良性循环。之后得到委托或一些变现的机会甚至出书开班等也就理所当然。
这几年我其实很少说『难』这个词,因为我深知吸引力法则的存在,能做成事说明有足够的好奇心和驱动力,全世界都会帮你,这时候我不会意识到做这事很难。但也没有完成许多我想要达成的事,我也不会给它定义为难,而是认为我骨子里的驱动力还不够强。因为想要达成的很多事并不是比如日本考律师这样的低百分率的目标,而是一个从明确目标,到行为指导,到结果跟踪,都能很科学化去实现的事。就比如健身,比如写作,比如摄影,又比如绘画。对话的是自己,而并非和他人比较,所以没达成其实还是自己没那么想要去完成,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这次跳绳二十五天给我的启发还挺积极的。画画因为画的太久了,我没法很好的评估方法论,但一个月的跳绳给到身体的改变和心理上积极反馈还是不错的。同样的操作和态度我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在其他我想突破改变的领域。
我最近更愿意相信这个道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所以,觉得『难』,那就去学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