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本篇是在前篇文章的基础上润色修改的,修改的原因主要是发现原先取的标题有做标题党的嫌疑,调整为经验分享向。
到今天为止的话就满入职五年了(我是从2012年3月份开始实习工作的),从学校毕业到变成职场小白,再到工作满五年的“老人”,从面试实习再到转正工作,这一路的辛酸历程,待我娓娓道来
一、怎么通过面试进入企业
进入企业的第一关就是要通过面试,面试的时候需要面对公司的人力主管,有时还会遇到公司的boss,因此,如何闪亮登场,给boss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是十分有利。
当年学生党时期,临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迷茫无措,而我的第一个做法是:翻阅相关指导面试和如何制作简历的书籍;我在毕业前大量的阅读有关找工作技巧类的书,甚至一度带到课堂上去,曾经还被当堂的老师斥责说:“看这种书就能找到好工作吗!?”当时我默不作声,现在,我想做乖巧脸并回答老师一句:“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是的,可以找到好工作”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的知识需要转化成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怎么做,我讲你听:
1、一份好的简历是开启一份好工作的钥匙;
不管是通过招聘会现场投的纸质简历还是网上投的电子简历,都是一个企业了解作为求职者的你的主要途径,简历令人眼前一亮你才有了进入下一步的资格,否则就直接被PASS了,任你有满腹经纶和雄韬伟略也无用武之地了。
那么,怎么才能算得上是好的简历呢,我自己的经验归纳了一下有几个要素:干净整洁、真实、有干货、量身定制。
分别解释一下,干净整洁什么意思,就是指你的简历需要文字和格式排版整齐、正式照片清晰可见、纸张页面平整无污渍,理由不用过多叙述,如果换成是人,蓬头垢面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吗!?
接下来,真实什么意思,就是指不要往你的简历上堆砌虚假的信息,什么“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冰红茶再来一瓶”之类的信息就不要出现了,不然一旦被人力资源问起来,影响诚信度。
再者,有干货什么意思,就是在保证简历上的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上,尽量把有用的拿得出手的干货往上怼,不要以为在校期间考证没用,这时体现差距了,同时,好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十分加分,现在的很多单位尤其看中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
最后,量身定制什么意思,就是你不要以为做一份简历就万事大吉然后群发所有单位了,针对你求职的单位量身定制符合企业要求的简历会为你加分不少,就像是男生追女生一样,广撒网多捞鱼可能最后什么都捞不到,而有计划的暗送秋波反而可以逐个击破。
2、准备好多个版本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重要性也不必多说,但是你知道要准备多个版本的自我介绍吗?我的做法是:一个1分钟版的中文介绍、一个1分钟版的英文介绍、一个3分钟版的中文介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应付不同的面试场合,随着时间的长短不同,介绍的内容也要有所差别,提前写好你的底稿,反复练习,直到可以流利地讲出。
个人建议自我介绍的内容多谈些既定事实,少谈些主观臆断,多谈些计划目标,少谈些理想梦想。
3、掌握一些面试的小技巧;
最后一点,我谈谈个人比较受用的一些面试小技巧。
第一招:注意个人形象;没有丑人,只有懒人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褪去学生的稚嫩,换上成熟的职场装,会让你潜意识里用一个职场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也会让面试官注意到你。
第二招:带块手表;带手表的作用不只是提升个人形象气质,还在进行小组讨论这类面试时起到关键作用,这类面试往往要求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在规定时间内讨论一个话题,如“如果只能带三样东西到无人岛上去,你选择带什么!?”这类的话题,其实它真正想考察的不是每个人的思维能力,而是一些细节,比如你是否有领导力,是否有组织能力,是否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否具有很好的总结归纳能力。
因此,怎么做才能让你快速在一群人当中脱颖而出获得面试官的亲睐呢,我的百试不爽的做法是:首先,在讨论开始前,我会第一个站起来发言,主要就是讲我刚好带了块表(你懂得,呵呵),然后会自告奋勇负责计时和安排发言顺序,再找个小伙伴负责记录和总结,在整个的讨论过程中做到不反驳,不打断别人的话,点头示意,耐心倾听。最后,讨论结束后,耐心等待自己的名字被选中通过面试。
第三招: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永远只记得第一,不会记得第二是谁,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你要学会勇敢争先,主动表现,敢于发言。
二、过好实习期
从学生党变形为职场小白之前,我面临一个选择,是提前到企业报道,利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实习,还是和多数人一样,回到学校,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后才到公司报道。
很显然,我选择了前者,原因有几点:
1、正式工作前的实习阶段对于适应职场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2、通过实习工作有助于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3、工作和学业两头兼顾完全绰绰有余,为什么不逼自己一把;
4、实习的几个月就是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几个月;
那么,怎么过好实习期呢!?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不仅是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更是从一个“消费者”即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为一个“制造者”即主动学习者。到了职场之后,再也没有像在学校那样,有学校、老师和同学来帮忙监督你的学习,上赶着给你指导了,而是需要你尽快的适应环境并且快速做出贡献了,如果你资历尚浅,经验尚且不足,你需要主动的求助求教,但这时你必须认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人有义务去教你去帮助你了,而且多数情况下还可能是需要同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需要你低头哈腰“不耻下问”,因为教坏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得啊。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以更加谦卑的姿态去不断求教,放下身段,不管你是什么学校毕业,有着多么牛X的过往,你必须忘掉过去,当自己是一张白纸,然后微笑待人,毕竟,抬手不打笑脸人,人都是愿意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以及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指导他人的。
其次,需要明确一个价值观。那就是在实习这个阶段,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这种无形的回报往往比金钱这类物质回报要来得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水滴石穿的道理不用我来多说了。
有些人一进公司,就开始计较自己的薪资福利待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各种对比。我就遇到一个朋友一进公司就对实习期的收入嗤之以鼻,说是都不够自己买一个iPhone的,然后我反问他,自己实习期间对公司的贡献值得起一个iPhone手机吗,这时,他就语塞了。
实习期往往是企业和员工的一个互相磨合的阶段,企业付出时间和平台给予员工成长和发挥,而员工则是在这一阶段充分适应、融入、学习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你必须学会正视这段磨合期,学会将金钱置之度外才可以。
最后,你要有主人翁的心态。什么叫主人翁的心态?就是你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凡事从高处看,从远处看,不仅看得更多,也看得更细。这一点,是最难的,很多人都从骨子里面有一种阶级观念或是奴性思想,认为自己就是个打工的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可,其实不然。
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对于任何事物都是陌生的,才更需要他以一种旁观者,局外人的眼光去审视一家公司,然后再以企业主人翁的心态去思考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问题。这点非常重要,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养成思维习惯。
工作百分之八十是重复无意义且枯燥乏味的,这个对于初入职场且满腔热血的你可能会是一个打击,但任何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一段蛰伏期,只有经历过了这个阶段,才能迎来人生的惊蛰期。
三、进入持续输出阶段
很多人往往关注如何快速晋升,如何获得高薪,但却忘记了这些事情的本质,那就是凭什么是你获得晋升,凭什么给你高薪。我个人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持续高效的输出。
不谈付出先谈收获,可乎?不可!就连农民都知道,先播种后收成这样的自然法则,为什么我们经常忘记呢!如果煮碗毒鸡汤的话,那就是有时候,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就像是播种也有可能遇上收成绝收的情况,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不付出不努力的话,那就连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想中五百万彩票大奖,那起码你得先出门买张彩票吧。
对于持续高效输出,我是这么做的:
1、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事;
人无我有,就是从0到1,人有我优,就是从1到N的升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会遇上一些大致相同的任务,就像是写报告,写总结,做表格,做PPT等,有些人把这些事情当成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的小事,整天想的是大而虚的事情。但我却觉得,在这些所谓的小事上,也能做出花,也能出成绩。
同样的是做汇报,别人一份苍白的word文档纯靠口述,听得人云里雾里。为什么不制作成PPT演示文档,图片、数据、表格……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复杂的事件。
同样是做数据汇总,别人只懂重复录入,人工校对,效率低且错误率高。为什么不插入公式自动生成,高效完成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呢。
2、要体现价值,就当only1和number1;
——“为什么是你”
——”为什么不是我“
——”为什么只是你“
——”因为,只能是我,也只有我“
你敢讲出如此霸气的话语吗!?如果你能做到only1和number1,你就可以大声的说出来。
一个人只有在提出离职时才知道自己对这个企业有多重要,虽然说的有点过了,但也真实反应了实际情况,那就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到底有多强决定了你的价值体现,如果企业分分钟可以再招入一个人来替代你的工作,那么对不起,你的不可替代性很低,因此,你也不会获得高薪和晋升空间,作为老板,不会愿意在一个这样的人上面多花薪水的。
因此,要嘛就当所在领域的第一人,要嘛就当全新领域的头一个。
3、要输出,先输入;
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原理指出,我们每个人的职位客观上都是我们不能胜任的职位,如果你对当前所处的职位感到应对自如的话,那对不起,说明你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你的位置,以及你的上升空间就比较有限。
好的做法是,对所处职位战战兢兢,保持一种谦卑的学习姿态和不断进取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趋向于上升到下一个更高的职位上去。
多数人工作到一定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本领恐慌,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工作到一定年限之后,我们就会受自身经验阅历和相关知识积累不足的影响,从而导致无法继续高效持续的输出,那怎么办呢!?
学习!学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用不断增量的知识去更新自己的存量,才能轻松应对各种全新的挑战。
不少人抱怨工作之后就没时间学习了,真的没时间学习了吗?还是你懒!?利用通勤时间、碎片时间以及下班后的其他时间来学习的人,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罢了。
大家都在说现在消费升级,知识付费时代到来,其实都是反应了大家对于求知和学习方面的渴求,方式方法渠道多得是,不用我介绍,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碎片阅读,学会快速吸收知识和资讯;读书,学会系统学习一项专题;写作,学会提升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就算是看电影,也是一种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体验了一把别人的人生经历,把自己的生命延伸三倍的做法。
以上基本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所思所想所得。
我还在路上,期待下一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