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的一大好处是,总有无穷无尽好看的展览可以看。上个周末,在中国美术馆看了一场不错的展览:一位敦煌艺术临摹创作艺术家常莎娜的画展,看展的人出乎意料的多。看到敦煌艺术被呈现在纸面上的线条、色彩,有种深深被打动的感觉。
回来又仔细研究了解,发现这位艺术家在书画界相当的有分量,然而了解她的同龄人应该还是很少的,所以妄自做个梳理呈现,聊表敬意。
提及这位画家,就不得不提及她的成长经历,因为她的艺术生涯和她的画家父亲是分不开。常沙娜在1931年生于法国,今年是她的86岁诞辰,北京的这场展览也是为了纪念她的诞辰举办的。她的父亲常书鸿在我国首批留法的艺术家,当时他带动一干在法国的年轻艺术家成立了"留法艺术家协会",一起交流绘画。常沙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身边始终围绕着许多画家叔叔阿姨,耳濡目染。后来常书鸿带着全家回国,又辗转到敦煌,开始了敦煌艺术的临摹与研究工作。沙娜跟着父亲和其他艺术工作者一起下洞窟中进行临摹。技法逐渐纯熟,在十几岁,就可以把复杂繁复的笔画临摹的有模有样了。
敦煌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沙娜的母亲由于受不了这种枯燥困窘的生活,离开了家庭。在这以后,沙娜几乎很少再与母亲见面。后来,父亲再娶。她和父亲与继母一起生活,还有个弟弟。照片里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就是常沙娜小时候的样子。
看着展厅里面一幅幅让人惊叹的画作,心里面有些触动。如果不是这些不怕艰难的画家的劳苦工作,这些超脱凡世的精美作品如今还只能埋没在漫天黄沙中,无人问津。
除了临摹以外,常沙娜还完成了系统的图案整理,这部分也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呈现。敦煌艺术的图案元素多样又精致,可以称为一大宝库。包括人物的头饰、配饰,各种飞禽走兽、植物,还有建筑、华盖、边饰等等,相信做插画、美术类的设计师们一定会特别喜欢。
还有一批对人物的手部、足部的线描,线条真的好美,手足灵动的神态也是敦煌艺术的一大特色。
常沙娜曾留美读书,回国后在清华担任助教,跟随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学习,研究景泰蓝花纹,进行改良设计,应用到生活的物品设计上,这是她赴美留学前的照片。
设计的景泰蓝纹饰作品:
不仅如此,她还承担了一些国家重要的建筑内饰设计,其中包括人民大会场的部分厅堂的天花顶、外墙边饰等等。
一位颜值高的才女画家,即使变成了老奶奶,还是如此有气质。
一直对民国遗风很是着迷,那个时代的文艺风骨在现代社会在慢慢流失。那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踏实的精神、无惧的追求,已成为不可追的往昔。
因为太喜欢,所以专门为她做了一部视频短片,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