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同有一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两人了好友。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十天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里,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诵经读书,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微笑着说:“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 也是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时间诵经打坐,钻研佛理。”
这两个僧人不正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吗?看上去大家的工作和烦恼都差不多,但就在你已经习惯了这种差不多时,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别人似乎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烦恼都解决了,而你却只能像从前一-样, 尽日奔波,疲于应付。其实,那是因为你只看见别人忙碌的身影,却看不到他们远大的志向和私下的努力。这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只会埋头做事,凑合度日,从不去思考十年后、二十年后要过怎样的生活;第二种人只会空想未来,在空想的过程中不务正事,是蹉跎度日,只有第三种人将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既高瞻远剩,也脚踏实地, 在每天安心挑水之余,也不忘抽空凿一口深井。 日积月累,他们终会挖好这口井,从此就比其他人拥有更低意的生活环境和更样和的心境。
我们自然应该做这第三种人:挑水之余,不忘挖井:脚下踏实,心杯远方。那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应该怎么做呢?
挑水之时,安心挑水。佛家常常将身心浮动的人比作滚动的石头,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因此也很难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现代人大多缺少耐心和定力,就像这滚动的石头,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了就开始厌倦,工作时间不长就计划着跳槽,结果三天挑水,两天睡觉,积累的收人甚至无法满足正常开支,最后灰溜溜地跑回家“啃老”。归根到底,他们不耐烦的病因在于‘无恒” ,即没有恒心,而恒心无论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也好,个人成长也好,都是极为重要的。俗话说:“有恒 为成功之本。”无论做任何事情,恒心都是不可缺少的。挑水时安心挑水,工作时安心工作,我们才有资本去涉猎爱好,追逐梦想。
挑水之余,不忘凿井。在现代社会里,成功者都有自己的愿景。所谓愿景就是人们最希望看见的景色。一个 人只有尽早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认清自我,不断探索开发自身潜能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生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一般 人做事只图眼前利益,不会为长远打算,因为眼前可以得到的利益总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 但这种短视的心理却常常使人们失去本属于自己的大好机会。要知道,我们在一个公司领的薪水再多,也都只是挑水,而在正常工作之余,挖一口属于自己的深井,不管是一个业余技能,还是一项有意义的工程, 等将来年纪大了,体力不如年轻人了,你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悠闲自在。
凿井之时,要有耐心。一口源源不息的深井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凿成的,不要因为今天只掘开了几厘米的土地,只学会了几个单词,只掌握了几个技巧就选择放弃。生活就好像旅行,到近郊的草木间去,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 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儿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 千里路,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