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北:关在黑匣里的八音鸟走不走调
——记福厦漳三城元旦诗会
现在我坐在鼓浪屿鼓新路72号柔刚诗歌奖创作度假基地的几棵枇杷树下,远处传来新年第一天中午十二点的钟声。新一年的阳光,以恒动姿态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我们全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态度有何区别,福厦漳三城诗人跨年诗会作为过去式,在消解12小时后依然鲜活跳动在我的思维里,套用陈仲义教授一个美学命题,“关在黑匣里的八音鸟走不走调”,如今我也想问一下自己,问参加诗会的福建诗人:在物质社会如此膨胀嚣张的时代,我们的诗写初心是否还在?我们对诗歌的价值判断是否还在?
2015年末最后一日,福州诗人代表顾北、巴客、不雨、崖虎、水为刀、耀琼、沈国、念琪、庄稼等,漳州诗人代表康城、楚雨、林仕荣、黄诏南、庄国宜、许建鸿、黄晓东、刘桂林、许海钦、吴金娜、李雪丽、蒙蒙等,厦门诗人代表子梵梅、威格、高盖、陈功、岸子、落地、海约、银兰、冰儿、海中央、草梅、祝俊、禾青子、周园园等四十多人集聚厦门市黄厝三千客栈,出席三城诗人跨年诗会,活动特别邀请了厦门城市大学陈仲义教授、漳州师院任毅教授、客居厦门的邱景华教授一起参与研讨交流,跨年诗会设置了下午主题“当下诗人的生存与诗写状态”和夜晚主题“福建三城民刊运动”、新年诗朗诵,午夜喝酒跨年。
下午的主题由顾北发起,他从诗歌的“痛感”引发对当下诗人生存与诗写状态的思考。认为陈仲义教授曾提出诗歌标准有“四动”,有质感的诗歌作品必然首先是要感动人的。而诗歌蕴含的“痛感”力量正是来自于生活艰难内心挫折感极强的诗人。话题引起部分诗人的联想,许多诗人颇为相似的生活经历附和着这样的话题。反克诗人崖虎认为,诗人的生活际遇对创作影响至关重要。康城则认为,福建诗人能友好相聚,一个原因是福建各地的诗歌写作观念上并没有太大差异。如果对诗歌有完全不同的认识,那么要坐在一起也会是困难的。但仲义先生认为,优秀的诗人是那种天赋异禀、写作自觉行动极强的人。他举了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例子说明她纯粹是靠天赋写作。反克诗人巴客也认同这样的看法,他进一步延伸到感悟问题,认为感悟的能力要有所发现。发现我与人类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我与未知的自己的关系,才有写出伟大作品的可能。
晚上的讨论热烈。《反克》《陆》《第三说》或《0596》这些民刊早已是诗人们发表新作的理想平台。陈仲义教授特别介绍了鼓浪屿申遗在即诗人的任务,那就是完全将鼓浪屿建成一个“音乐之岛”“诗歌之岛”。任毅教授表示赞同仲义老师的看法,他认为,陈老师讲的鼓浪屿国际诗歌节创意很棒,其中有一个潜台词,就是民间诗群的国际化。他指出,当代闽地民间诗刊的发展要保持先锋性和探索性,有必要与现当代国际诗歌接轨:“我很高兴,反克、第三说和陆的主编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增加几个印张,来保持这种国际同步性。”邱景华老师谈到诗群对诗人的集体影响巨大,他先是抛出一个问题----衡量一个民刊是否办得好,有没有标准?他认为有,那就是:是否形成一个以民刊名命名的诗群。比如厦门的“陆”诗群、福州的“反克”诗群,漳州的“第三说”诗群,都是以民刊的刊名著称的诗群,它们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富有实力的诗人。这就充分说明,这三个民刊办得好,已形成生机勃勃、影响力较大的诗群。民刊要办得好,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组织活动上,要“团结才有力量”,诗人们出力出钱,齐心协力;但在创作上,要各走各的路,“不团结才有力量”,在诗群中,差异性越大越好,最好能形成有五到十个富有个人风格的骨干诗人。这样的诗群,才有发展的远大前景。作为一个诗群的存在,诗人们之间应该抱团团结,而创作则应该独立,保持个性化。顾北紧接着介绍反克诗群发展状况,指出反克诗人的两大困难(经费与组织方面),两大亮点(诗歌活动与刊物《反克》)。他并重申了反克不是一个流派,不是某某主义,仅仅是一个诗人聚集的群落。反克的口号是“我们必须相亲相爱,否则只能死亡”。顾北还引用诗人西川的话“中国诗歌民刊构成了中国诗歌史的小传统”,认为民刊的任务就是积极推动地方主义诗歌创作的繁荣。邱景华老师也认为民刊要办得好,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组织活动上,要“团结才有力量”,诗人们出力出钱,齐心协力;但在创作上,要各走各的路,“不团结才有力量”,在诗群中,差异性越大越好,最好能形成有五到十个富有个人风格的骨干诗人。这样的诗群,才有发展的远大前景。陈仲义教授对此表示感慨,他对反克诗群近年的活动,民刊《反克》作品带来的影响感到欣慰与赞赏。督促厦门诗人将《陆》诗群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特色的阵地。子梵梅也认为,反克有自己特色,“陆”诗人们也在走自己的路。区别在于反克稍显热闹,陆有些冷清。反克诗人崖虎说到反克的个性和反克的聚合效应,是因为反克是个体的联合,不同于任何形式的组织,以好玩为主造就取暖效应。好玩是反克诗人的共性,玩则有各自不同的门径,并在创意中展开或延申。特别要提的是鲁亢,他几乎活在创意中,对每期《反克》的外壳内质,他都要进行一番从秩序到触感的全面核考和经营,崖虎表示,2016年元旦更想对鲁亢说:谢谢!而谈到《第三说》和《0596》,康城认为第三说诗群是主要在网络第三说诗歌论坛写作和交流,写作观念、倾向比较一致的诗人。《0596》是作为漳州市诗歌协会的会刊一直受到诗人们的关注。谈到诗歌主张,康城则认为诗学上的主张大体上一致的是:不同于知识、文化传播或者现实的反映和叙述,而更多的是注重情绪和心理的真实记录,有时是即时性的,即兴;强调的是回到语词本身,提出“语言的白色部分”的观念,并认为语词的视野超过思维和想象的边界。“三”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创造和发生,意味着对第一、第二的怀疑,意味着脱离和逸出,意味着超脱,意味着自由倾向,也是通向隐秘、内向和孤立。
顾北也总结说,诗人要一直褒有诗写的初心,诗人最后的竞争是三观的竞争,对诗歌价值观的判断决定了一位诗人最终能够走多远。
任毅教授最后总结道:今晚辞旧迎新,三城民间诗群大聚会,虽不是八闽齐聚,但福州、厦门、漳州还有几名泉州的民间诗人代表欢聚一堂,体现了民间诗人团结交流融会的坦诚意愿:民刊既是群落同仁的的发表阵地,又是群际之间相互沟通的友情扶持,温情客串。山海文化语境下的三城民刊,淳厚包容而又开放,相互没有门户之见,各自葆有个性地域诗歌特色,同时又团结临近地市临省的民间诗群,线下线上,抱团取暖,化“冷”为”热”,我们就可以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晚上的诗会于22时进入自由朗诵。漳州、福州、厦门诗人相继朗诵了各自诗作,厦门诗人集体朗诵了子梵梅名篇《若尔盖没有神》,威格口琴悠远,诗意亦绵长,仿佛送走2015最后一滴时光的不是这些诗人,而是他们共同拥有的神。当2016年来临,远在各地的诗人朋友相互拜年,我和巴客已经渡过黑暗中的鹭岛海峡,在鼓浪屿岛上与诗人柔刚一起举杯畅饮祝贺新年快乐!(本文部分观点未获得陈仲义教授的最终审议)
顾北
2016年元旦于鼓浪屿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