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花在沟通主题上的阅读也是拼了。因为一直感觉到自己与人交流的沟通能力比较欠缺。这在与家人、同事、朋友及群聊当中常有所体悟。有很多的想法和表达都是在当时的情境已过,心情平静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这种感觉很不爽!因此是我的一大块心头病。是病就得治!这周读的这本《非暴力沟通》比之前看的《沟通圣经》和《沟通的艺术》更突出了实用性。在这本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教了我们一种非暴力的一种交流方式,让我立刻意识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沟通问题所在。
一、何为非暴力沟通?
在我们的概念中,暴力意味着打打杀杀,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来自语言上的暴力也屡见不鲜,被我们随意使用。”比如言语上的指责、讽刺、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人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倾听,能使我们情义相通,乐于互助,这种沟通方式称之为”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来主导生活。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
二、非暴力沟通套路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从十二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提升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品质。而其中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则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沟通套路的基本要素。
1.要素一:观察 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的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举例1:他昨天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无缘无故”是评论。他发脾气了也是评论。他也可能是感到害怕、悲伤或别的。而如果这样表述:“他告诉我,他生气了。或是“他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则是描述了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
举例2:我女儿经常不刷牙。“经常”就是评论。而如果这样说“本周我女儿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这才是是描述了观察结果而不含任何评论。
2.要素二:感受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在书中作者列出了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的丰富词汇。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另外在表达感受时,示弱也有助于解决冲突哦。
举例1:”我觉得你不爱我。““你不爱我”不是感受,它是对他人生活感受的判断。而“我很伤心”或“我十分痛苦”。才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举例2:“如果你不和我说早安,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你不在乎我”不是感受。它是对他人态度的判断。而如果这样说“每天早上,你没和我说早安,我感到有点孤单。”则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3.要素三:需要 它是感受的根源,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作者在书中列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的7种基本需要:
自由选择、庆祝、言行一致、滋养身体、玩耍、情意相通、相互依存。
举例1:“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这句话只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没有提出对自己感受负责的需要,而如果这样说:“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则体现出了自己对感受负责的需要。
举例2:“你嗓门那么大,吓死人了。“如果换成”你大声说话时,我有些烦。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来学习。”则才能体现出自己对自己感受负责的需要。
4.要素四: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后,我们要请求他人的帮助,而请求的方式决定我们能不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反应。因此我们要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举例1:“请让我成为我自己。”“让我成为我自己”是一个模糊的请求。如果我们这样说“我希望你告诉我,即使你不喜欢我做的一些事情,你仍然会和我在一起”,这样才算提出了明确的请求。
举例2:“我想更好地了解你。”这句话也是个模糊的请求。但如果换成”我想有要多一些的时间和你聊天,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吃一次晚饭”,这种沟通的方式才是提出了明确的请求。
通过以上我们掌握和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现在我们放大招,将以上四要素连起来就形成了非暴力沟通的套路,如果我们将此套路熟记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去,定会出现与众不同的改变,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从此减少了申辩、对抗等造成的隔阂的反应,而培育出人与人之间对彼此的尊重与爱。
非暴力沟通套路运用:
1.对待自己: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2.对待他人: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我/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你(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你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你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你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举例: 早上出门好不容易打了一辆出租车,而且时间很赶,想要马上就走。在出租车上,我告诉司机我要去的地方后,司机说不认识这个地方,让我下车重新打一辆。我纳闷呢,这不是有GPS吗?兴许是不愿去那个地方,但是他在说让我下车重打的时候并没有一种建议的语气,而是很随意,很冲的语气。我当时很生气,不愿意去就算了,还这种态度。但想到在这样周末高峰期和司机生气,下车重打很不明智。于是我将非暴力沟通的套路用上,说:“师傅,当我听到你说你不认识这个地方,并要让我下车重打一辆车时,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和焦急,因为我非常着急要去那个地方与难得从外地过来的一个朋友碰面,您看您是否愿意让我用手机导航来为您指路?“结果,司机看到我如此的诚恳的与他沟通,立马答应了我的请求,将我顺利地送到了目的地。用这种非暴力沟通方式,即便对方开始有情绪,也能够被我们逐步软化下来。而当我们提出具体的请求时,对方也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给我们带来伤害。学了就要用,读了本篇文章的你,不妨一试。相信你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三、非暴力沟通的好处
1、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2、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3、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4、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5、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上述好处,我感觉很多东西还没有真正的体会,因为毕竟是体验不够,所以只是对书中的知识点进行迁移,就请读者大人们且暂读之看之哈!
小结:学会非暴力沟通的套路,可以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上受益匪浅。也许是读的速度较快,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理解的较为浅薄。这是一本需要慢慢看、慢慢体会、慢慢学习的书。我相信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我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我也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并学会运用这种非暴力沟通方法。因为我深信,提升沟通品质可以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友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