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A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是我众多朋友中最有个性的一个。
五月的一天,她打电话让我过去一下,说是给我一个惊喜,神秘兮兮的。她每次这么说话时,我都得安顿好自己的心脏,因为有时候不一定是惊喜,也会是惊吓。
我忐忑地摁了她的院门门铃。
她直接领我去她的宠物室,看她那还没睁开眼睛的小宠物。我一眼就认出那是一只虎崽,立刻倒吸了一口气。她平静地说:“是东北虎,刚给她称过重,1600克,身体不错。又说,是央求动物园的朋友要来代养一阵的。最后才说重点:“你前一阵说过今年不写书了,要换换脑筋,寻找新的写作方向。我觉得你和我一起养她再合适不过了,保证你会得到源源不断的灵感,找到你要的写作方向。”她就这样,做我的主就跟做自己的主一样。
我们共同给虎崽取了小名:虎妞。
半年时间,生活丰富得如同活过了一个世纪。与虎妞相处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坐过山车,惊险、刺激,有时要命。但我们两个似乎对这种生活特别着迷,虎妞的地位也渐渐从宠物上升为亲人。动物园的朋友几次三番地索要虎妞,我们两个二分之一的脑细胞都用来对付这件事情,无论如何,虎妞不能再回到动物园。老A说,她想到那个铁笼子,想到虎妞母亲饿得瘪瘪的肚子,想到那个威慑老虎的电棍,想到那双惊惧又绝望的眼睛,想到她朝着遥远的家乡仰天长啸时强烈渴望的眼神,就会做噩梦!虎妞得有新生活。
虎妞一天天不安分了,她需要大量外出的时间,而且是去旷野。这种强烈的需求也许来自她的本性,也许来自我们给她的影视教育。她盯着影片中奔腾飞跃的老虎观看时,会情不自禁的吼叫,小蹄子踩得地板咚咚响。有几次她入戏了,径直向着投影墙跃去,把自己撞得头部鼓包,腿部受伤。她躺在那里,盯着投影墙,大惑不解,我们两个特别小心地去安抚她,因为她明显带着怒意。
我想到电视上看过的高科技,人戴着一个特制头盔,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获得真实的体验。老A不缺钱,也不缺关系,我们很快就带着虎妞去体验了一次。虎妞在虚拟的环境里跟着一群老虎奔跑,跳跃;她在针叶林、阔叶林、山地里游荡,参与同类的捕食活动和休息;她跟其他的东北虎学爬树、游泳……我们分享着她的快乐,也能预感到她摘掉头盔时的失落。几次之后,小家伙依赖上了头盔,帮她拿掉头盔,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下一步怎么办?
放归山林吗?
成年后的东北虎没有天敌,它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可是虎妞才11个月大,虽然在虚拟世界里学会了捕食小动物,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然而据我们了解,幼虎2岁才可同母虎分开,独立生活;许多幼仔在野外存活不超过2年。
怎么办?……
幸福没有征兆地降临了。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则消息:中国动物回归过度站,由劳伦兹基金会支持,专业的中国生物学家组队建成,已成功帮助两匹狼、三头狮子,四只老虎回归种群,并且跟踪观察,它们生活状态良好。原来,国家早已有了取消动物园,放归野生动物的想法,只是条件不成熟,担心放归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经过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多年的实验,现在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较为健全的机制,可以分批次地放归动物了。
我俩立刻联系了中国动物回归过度站,并且征得动物园的同意,把虎妞的母亲也接来,连夜开着超大号房车,启程前往中国动物回归过度站东北虎分站。
虎妞和她的母亲踏上了真正的山野林区,晨曦中,它们蹭了蹭头,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它们的家园走去了。我和老A立在车前,无限依恋地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送上裹着泪花的祝福。在路的尽头,虎妞忽然回头了,深情地注视着我俩。几分钟后,它们消失在丛林中……
我俩擦干眼泪,相视一笑:“各回各家!这才是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