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哲学

听后感

这是一本普及和应用哲学的书,讲述了古希腊主要的哲学家们的思想和学说。个人比较认同的是:1、斯多葛学派对于人生的两种思考:能控制的,不能控制的。以及对待这两种事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2、依壁鸠鲁的活在当下的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3、普鲁塔克的模范教育理念。4、亚里士多德的博学以及对于友谊互助与幸福的定义。5、苏格拉底对待死亡的坦然和优雅。不认同的有:1、犬儒主义。2、赫拉格利特的神秘哲学。3、柏拉图的理想国。

哲学思想可以启发思考,指导人们在面对人生的苦难,甚至死亡的时候,找到幸福快乐的方法。希望能再遇见更多类似这样简单明了的哲学普及书。可以不太费劲的听到,读到。

荐 语

你觉得生活幸福吗?

你认可自己人生的意义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认为自己性格健全,心理成熟吗?

你觉得学校教育教会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应对挫折了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听听古希腊哲人的声音吧!

这里提供照料灵魂的医术。

浅尝,它拨开迷雾;深究,它强大心灵。

不要被哲学二字吓跑,这一次,它不仅有智慧,还有趣。

生活的哲学,在无用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最大的有用。如果你痛苦,它治愈你;如果你无味,它丰富你;如果你精彩,它支撑你。

作 者 简 介

【英】朱尔斯•埃文斯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历史情感中心主任,他长期为《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欧美主流媒体撰文,并发表了大量关于生活哲学的讲座。2013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与英国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联合推选为“新一代思想家”之一。目前,他也是英国最大的哲学俱乐部——伦敦哲学俱乐部(LPC)的负责人之一。

精 华 解 读

以下内容为《生活的哲学》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 录

一、序言

二、斯多葛派与生命的舵手

三、伊壁鸠鲁与享受当下

四、赫拉克利特与神秘主义

五、格言的力量

六、怀疑论与批判性思维

七、犬儒主义与极简生活

八、柏拉图与完美社会

九、普鲁塔克与教育

十、亚里士多德与幸福

十一、苏格拉底与死亡

正 文

一、序言

如今,我们很多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自身的焦虑感、不幸福感却变得比我们的父辈还要强烈。学校教会了我们技能,却没有传授我们如何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养成健全的人格,负起人生的责任。

当我们走出校门,社会默认我们已经成熟,足够抵御社会的风险和人生的艰难,毫不迟疑地把我们链接到社会这个巨型机器上开始运转。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虽然外观完整,内里却满是纰漏,恐慌像浪潮一样,一波一波袭来。我们需要心灵的医药箱,不断疗愈自己,需要高明的导师,时时指点迷津。而这,只能交给哲学和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能够改变人,给我们带来幸福,只要我们省察自己的信念,选择改变它。我们有能力治愈自己,而且,这种能力是内存于心的,不需要向教士、药理学家、心理分析师去祈求救赎。受此启发的认知行为疗法,用实践证明,苏格拉底是对的。

现在开启我们的哲学课堂。相信我,你可以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找到自己可以依托的东西。当然,欢迎你保持质疑,在遇到每个哲学门派时,问上三个问题:

1.我可以从这种哲学中拿来什么用于我的生活?

2.我能把这种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吗?

3.这种哲学能成为一个群体或整个社会共同信奉的基础吗?

二、斯多葛派与生命的舵手

海湾战争期间,一架载有航空军医的直升机,在救援被击落的战斗机飞行员的路上,也被击落,仅仅幸存的3人身负重伤,困在坠机的残骸中,被赶来的伊拉克士兵包围。

其中航空军医科纳姆,被伊拉克士兵拉着断臂拖出来,她双臂断裂,腿上韧带撕裂,肩部中弹,和战友一起被绑到敌方的货车上。在颠簸的沙漠行驶中,伊拉克士兵撕开她的飞行服,强奸了她。她毫无反抗的余地,但强忍着不叫,只有每次断臂被撞错位,才实在忍不住大喊。后来,绑在旁边的战友小声对她说,女士,你真坚强。她说,不然呢,我该哭还是该怎么样。

对于这一段战俘经历,如今负责美国军队“士兵综合健康课程”的科纳姆说,做战俘是对你整个生命的强奸,俘虏你的人几乎控制了你的一切。唯一留给自己的,可以控制的,是自己怎么想。我会搞定自己能搞定的,不抱怨我搞不定的。

那并不意味着隐藏或否认情绪,她只是遵循着这样的认知:对自己处境中控制不了的部分感到恐慌是没有意义的,更加有意义的是关注她能够控制的部分。当然,这种态度并不是人人生而具有,不过,它可以习得。

斯多葛与爱比克泰德

虽然科纳姆没有提及,但她的实践正是公元2世纪斯多葛派哲学家描述过的。斯多葛,即stoic,原意是指雅典市场上的石柱廊,因为最早的斯多葛派哲人聚在那里讲学,这个词后来在拉丁语系中,就被引申为“坚忍”之意。

斯多葛派代表哲学家叫爱比克泰德。他从小就是奴隶身份,还被主人打断了腿,一生没有家人。因为遇到第二任主人,他才幸运地获准和斯多葛派哲学家学习,并最终被赋予自由。

可控与不可控

在由其门徒整理的著作《手册》中,我们首先读到他说: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对于面临生活可能存在的种种磨难,我们怎么才能保持冷静和坚强,始终做自己灵魂的主人这个问题,爱比克泰德的回答是:不断提醒自己,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

他列了一个清单,诸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名声、我们的生长环境、我们的老板、我们的死亡等等,都处于不在我们控制的领域。而我们能控制的领域极其有限,清单中只有一项,就是我们的信念。虽然有限,但这个小窗口却是人类自由、自律和独立的基础。

爱比克泰德说,我们经受的大量的苦难,都源于我们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我们试图向不能控制的领域中的某些东西实行全面的主权。

第二,我们没有承担起对另一个可控区域,即我们的思想和信念的责任。

所以,当我们未能如愿控制本不由自己掌控的东西时,会感到无助、愤怒、焦虑、抑郁。我们不肯承认自己可以控制信念,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归罪于外界,我们的父母、老板、环境等等。许多精神疾病和情绪紊乱,都源于这两种致命的错误。比如,社交恐惧症的人,就沉迷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对爱自己、接受自己的途径充耳不闻。

宁静的秘诀

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能改变的一切,并且拥有区分二者的智慧,就是通向生命宁静的秘密通道。这也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理论所呼应。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眼光要局限在自己的脚尖,停止关心更广泛的事物,而是要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控制限度。

斯多葛派并非内省的、不关心政治的,他们非常相信尽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同胞。但是,当他们发现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拯救世界时,他们不会让自己陷入绝望或愤怒。他们不会因为超出自己掌控范围内的事情自责。

就像消防员都要接受的一堂培训:当你进入火场,要记住问题并不是你造成的,你是去解决问题的。你的职业生涯中,一定会遇到救不了的人,但记住,那并不是你能掌控的。

别拿别人当借口

当我们遭遇不能控制领域的事情,本身并没有错,但妄图掌控,失败后任由自己沉湎于情绪,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就不符合斯多葛派的主张了。对于我们还是儿童时所发生的事,爱比克泰德所说的控制范围的技巧尤其需要重视,因为那时我们完全处于环境和他人的控制之下,童年的伤害与经历,不由我们掌控。但是,长大之后,只要我们转变了观念,继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生依然拥有一切可能。

布雷特的父母吸毒成瘾,因为毒瘾失去一切。他总是在深夜惊醒,拿着手枪替进行毒品交易的父母望风。他曾经被帮派分子开枪打中,亲眼见到父母和别人发生关系,被吸毒嗨起来的父母遗忘在沙漠中。因此,他跟人打架、和警察对抗、携带枪支,并且因此两次入狱。在他18岁那年,他突然想,不能再这样过了,否则生命的终点毫无意外是暴死街头或老死监狱。

于是,他离开了家。有一天他读到斯多葛派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其中“在一些事进行时,不要让自己的精神烦恼,它们不在乎你的烦恼”让他恍然大悟。他突然明白,如果自己不让外界的事控制自己,它们就控制不了自己,他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最后,他从俄克拉荷马大学毕业,邀请他母亲出席他的毕业典礼,父亲已经因为过量吸毒而死。他眼含泪水,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如此待他,母亲说,他反应过度了,大惊小怪。看着她的嘴角因为吸毒亢奋而抽动,布雷特结束了和母亲的关系。

他本可以把这一切当托词,养成受害者思维,但是他认识到因为别人而让自己过得悲惨没有意义,他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并且做到了。

《沉思录》与自省

斯多葛派的主张或许不难理解,但抵达主张的路并不好走,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不断跟踪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动,把恍然大悟的感觉执行下去,一步一步拖着自己离开旧有的轨道。

古代人的一个做法是记日记,而最伟大的榜样就是马可·奥勒留和他的《沉思录》。他是罗马的皇帝,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五贤帝”中最后一位,也是爱比克泰德最有名的弟子。他的政绩广受赞誉,但是统治却并不简单。

有些读者抱怨《沉思录》太零碎、太啰嗦,不像别的哲学著作,融贯、精巧。但他这本书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受众而写,而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的。他通过写作,对自己整日的想法做出反思,练习这种反应,直到它们变得不假思索。

身体的训练

哲学往往被认为是纯粹的智力活动,但其实,在古希腊,哲学并非摇椅上的智力活动,而是一种由心灵到身体的全身练习,哲学家们健壮的身体和敏锐的头脑一样出名。柏拉图是著名的摔跤手,他的名字就是宽肩膀的意思,苏格拉底是雅典军队中最强壮的士兵。

这可能源于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斯巴达尚武习气的影响。但无论怎样,哲学的确需要你离开椅子,看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如何。哲学训练,需要随时知道自己的进步,而身体的训练更容易设定目标,反馈也更直观易衡量,因此被哲学家青睐。在不断的训练中,我们能够开发自己的自控能力,而棉花糖的实验证明,自控水平将决定我们的幸福和成就。

斯多葛学派认为,过于乐观的期待,是一种陷阱。通过心灵的训练,我们尽力实事求是看待世界,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你可能因为别人的轻率、粗鲁、无能、自私而生气,但事实是,人们就是这样,历来都是这样。期待一个粗鲁的人对你格外礼貌,并不现实。

质疑与意义

对于这种哲学,有一个明显的异议:一切真的总是信念的错吗?过于关注一个人的思维,可能会忽视正在伤害他的环境压力。而且,文明的许多巨大进步,比如婴儿的死亡率大幅降低,就源于人们固执地拒绝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过,虽然斯多葛派相信宿命论和清教主义,它仍然能教给我们很多东西。我们不应忽视,人性有脆弱的一面,环境压力可能摧毁它,但是我们也要尊重斯多葛派看到的人性的适应力和内在力量。它真正主张的并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转化情感。

即使最恶劣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对处境有所控制,控制我们对它的反应。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这个自由。

三、伊壁鸠鲁与享受当下

在斯多葛派兴起的同时,一位叫做伊壁鸠鲁的哲学家出生于希腊。在雅典军队服役两年后,他就致力于研究和教授哲学。

虽然当时希腊城邦受到马其顿帝国的攻击,但伊壁鸠鲁并没有激烈应对,而是倡导一种退出社会的哲学。他说,当我们的同胞还算安全时,哲学家就应该追求一种从人群中撤出的安静的私人生活。

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努力“活得不被觉察”。所以他和朋友凑钱在雅典郊外买了一幢房子,建了一个哲学公社,称之为“花园”。入口处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快乐的正当性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人生的全部。没有绝对的善和恶,只有带来快乐的想法和行为,以及带来痛苦的想法和行为。

他相信人不会因为过享乐的人生而在来生遭到惩罚,因为他的哲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物理学的研究,他认同宇宙是根据机械法则旋转的原子。人类,死去不过是分解回天空中的原子,只是活着的时候因为某种好运拥有了意识。所以,在有限的年华里,并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我们可以选择享乐,而不是找理由去受苦。

真正的快乐

毫不避讳地选择快乐,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是令人震惊的建议。因此,直到如今,流行的伊壁鸠鲁形象依然不乏诽谤,传说着各种他耽于物欲的故事。但是,那并不是真实的伊壁鸠鲁。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简朴、理性的享乐主义者。

他说,所谓快乐,并不是挥霍的、感官的快乐,而是身体上没有痛苦,灵魂上没有烦恼。人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快乐,然后情绪不安。虽然没有快乐本身是邪恶的,但是某种快乐的事物产生的烦恼会是快乐的数倍,比如,抽烟会损害健康。因此,人们必须要做理性的享乐者,这不是因为道德或责任,而是出于理性的自利。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理性的享乐主义者学习限制自己的欲望,限制到容易实现的程度。因此,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你需要的只有基本的安全、健康、理性和朋友,伊壁鸠鲁把友谊放在幸福生活的核心。

享受当下

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享乐能力差得令人难以置信,在编造悲伤的理由时又充满天才。我们会推迟享乐,总以为快乐在有钱之后,在升职之后,而当下的快乐未被察觉,直接流逝了。很多人说自己因为过去而痛苦,但是,同样认同伊壁鸠鲁主义的塞内加说,提起已经结束的困难有什么好。

过去已经不再控制你了,当下选择悲惨的人是你自己。这与现在流行的心理分析不同,心理分析鼓励我们扎进过去,寻找原因,伊壁鸠鲁主义却和佛教一样,把我们带回当下。对于因为未来而焦虑的人,伊壁鸠鲁主义者说,为什么因为只是可能的未来而毁掉现在?

哈维·卡雷尔35岁时,拥有了她想要的一切,挚爱的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新出版的书。可是,突然之间她被告知身患罕见重病,预计只剩10年寿命。开始她很愤怒,但几个月后,她决定使用一种资源:哲学。她说,她知道未来已经被剥夺,但是只要使用伊壁鸠鲁专注于当下的技巧,在疾病中仍然能找到快乐。她发现,快乐很简单,只要享受当下所做的一切。但是悲哀的是,你经常忘记这一点,被琐事缠住。

快乐运动与质疑

卡尔·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伊壁鸠鲁,托马斯·杰斐逊称自己为伊壁鸠鲁主义者,并努力把“追求快乐”写进《独立宣言》。但是,成为全社会的政治哲学从来都不是伊壁鸠鲁的意图。他逃离政治,从社会中撤退。

18世纪以杰里米·边沁为首的功利主义者努力把伊壁鸠鲁主义变成一种真正的政治哲学,提出我们和我们的政府应该接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原则的引导。进入新世纪,这些主张通过一些人发起的“快乐运动”复兴,甚至影响到政府决策。比如,英国政府从2010年开始衡量国民幸福指数。

对于伊壁鸠鲁主义自私的批评,“快乐运动”倡议者莱亚德表示,所有证据都显示,获得快乐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他人的快乐而工作。

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就如心理学家发现的那样,把快乐当成人生最终目标,很多时候反而会导致不快乐,甚至焦虑。快乐本来是一种私人化的情绪,但在快乐运动中,仿佛拥有了道德意义,这让天生不那么快乐的人感到压力和羞愧。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人生不只需要感到快乐,我们都希望人生具有快乐之外更高的意义。

四、赫拉克利特与神秘主义

变动不居的宇宙

对古希腊人来说,伦理学和物理学有着内在的关联,因为前者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后者是对宇宙本质的探讨,而人生处于宇宙之中。当哲学家开始用唯物主义来解释世界,伦理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人类遵守自然规律,那人类该如何行动,怎样才是幸福的生活?

第一批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哲学家中,有一个古怪狂放的神秘主义者,他就是赫拉克利特。他厌恶人类,因此放弃公职,在野外游荡,甚至像奶牛一样吃草,还一直痛哭,被称为“哭泣的哲学家”。

他的名言是“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别人寻找稳定,赫拉克利特看到的则是不停息的流动和变化。他提出一种非常动态的宇宙图景,万事万物不断变化,宇宙不断膨胀变大,循环往复。这与今天的天文学的观察和解释不谋而合。

但是,他也在宇宙的流动和冲突之下,察觉到了更深层次的和谐与对立统一,一切都受统一的宇宙法则支配,他称之为“逻各斯”。这个概念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

俯瞰世界的技巧

古代的哲学家喜欢沉思宇宙,自己在想像中飞到宇宙中,俯视整个地球。这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因为我们的烦恼和焦虑,在观看宏大图景时会被放进宇宙视角,慢慢变得渺小,然后平静下来。

这种俯视视角也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最小化技巧,这种方法要求你把自己的生活缩小,放在宇宙视角下,从而获得一种分离的尺度。因为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因为把问题放大了,这种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生活中,这种练习很容易,观看几集关于星球的纪录片,或登录天文网站,就可以体验到这种无限感。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过度使用这种技巧,我们会脱离生活的现场,以至于认为地球上的人生无意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人类的意识是宇宙之花,虽然微小,但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思考人生,并改变它们,而不是困于其间。

五、格言的力量

毕达哥拉斯

古代哲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如何方便被记忆的问题。哲学家的教导通常被压缩为极其简短、凝练的语句,比如“认识你自己”“你认为人生是怎样,它就是怎样”“没有你的允许,谁也伤害不了你”。

这样的形式,使我们身处巨大压力时,也能想起这些道理,并应用起来。而发明了把哲学浓缩为格言的哲学家是毕达哥拉斯。他以勾股定理著称,但成就绝不仅限于此,作者甚至称呼他为魔法师。

他的学校建在意大利南部,入学要求非常高,申请人会自动被拒,然后被秘密观察几年,被录取人要发誓沉默五年,并放弃所有财产。之后被认为配得上的人才能学习该学派的知识,而且学习后不允许泄露。

格言与咒语

毕达哥拉斯派核心要求是记忆练习和念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对人类灵魂的非理性有深入的理解。只通过抽象的哲学推理改造还不够,还需要格言、符号和跟灵魂中的非理性对话,这样哲学才能进入你的大脑,成为你的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麻烦来临之前就思考应对办法,才能在危急时灵活使用。

如果你不把自己浸入你的新哲学中,用它包围你,把它印在你的灵魂上,你的新哲学就会特别肤浅,慢慢地,心灵会滑回以前。当然,你的不假思索的新哲学,也有可能变得僵化教条,甚至为一些人物所操控,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创造不假思索的思维习惯的同时,维持质疑这些习惯的能力。

吸引力法则

毕达哥拉斯的咒语,在现代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兴与演化,埃米尔·库埃的催眠与自我暗示,20世纪初盛行的新思想运动,以及近些年蔚为壮观的现象级著作《秘密》。

《秘密》的作者告诉我们,我们会吸引所有我们念着或说出的东西,而宇宙就是巨大的超市,我们要做的只是下订单。作者用许多聪明的营销手段,比如说她让你以为,历史上的聪明人都知道这个秘密,还把理论追溯到毕达哥拉斯。

但事实上,毕达哥拉斯派是禁欲主义的群体,他们放弃了所有的财产,他们从没声称过哲学能让你变得有钱有权。他们的格言与咒语,都是向内,向自己的灵魂诉说,以改造自己的灵魂,他们从不向宇宙下订单。

哲学有它的限度,只能给你内在的力量。而且,很多哲学派别最想传达的,就是要认识到我们对宇宙的控制是有限度的。

六、怀疑论与批判性思维

哲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每个派别的阐述不尽相同,在怀疑论者看来,承认我们所知的知识的有限性是哲学的本质。

不可知与心无挂碍

第一位怀疑论者是伊壁鸠鲁同时代的皮浪。他认为,人永远都不能确切地知道某件事的真假,你能够感觉到蜂蜜的甜,但你永远不知道它本质上是不是真的甜。他们认为,直接跳到结论,对信念过于自信,就是我们情感痛苦的主要原因。

就像禅宗和尚在沉思公案之后,某一刻突然放下理性和逻辑,开悟了,怀疑论者也是用一个论证反对另一个,会突然在某一刻停止思考,变得平静。这种心无挂碍的平静,就是怀疑论者的人生目标。

但是其他哲学派别抨击他们,说如果你真的悬置一切善恶,就会变得怠惰,毕竟一切行为都涉及到评判。

假说与科学

对此,最有力的回应是,怀疑论者按照他认为最可能的情形行动。他们表示,我们虽然永远都不能认识现实,但我们至少可以构建关于现实的尝试性假说。一种教导或假说只要没有被证实为假,那它就是正确的,我们根据它行动,同时不断怀疑这个假说。

在现代,怀疑主义作为群众运动指南,获得巨大成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科学的契合。有学者表示,怀疑主义就是一种科学思维,从怀疑开始,然后寻找可验证的证据,用它让世界更美好。但是科学就一定靠得住吗?“科学方法”并非总是“善”的。

七、犬儒主义与极简生活

放逐于文明

生活的痛苦,常常源于信念,而信念可能源于我们的社会,源于经济、政治结构及其价值观。所以哲学家要决定如何处理我们与社会的关系。

斯多葛派的答案是安静地使内心独立于社会有毒的价值观,伊壁鸠鲁主义者的反应是离开社会。但是犬儒主义者则提出更激进的主张:我们应该抛弃文明。

第一位犬儒主义者,就是第欧根尼。他出身富裕,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但是因为他在货币上胡乱涂画,被放逐,流浪到雅典。他穿着破衣服,吃残羹冷炙,住在广场中央的一只桶里,被人称为“狗一样的第欧根尼”,向雅典人展示自然的生活是多么简单、快乐。

第欧根尼认为,人类的不满情绪来源于文明错误的价值观,为了治愈,人类必须抛弃文明,“犬儒”的本意即为此。

杜绝耻辱

我们之所以过得悲惨,是因为想被文明社会接受。人们内在的耻辱感和获得公众赞同的欲望,使得文明得以存在,我们把他人的注视内化,凌驾于灵魂之上。

第欧根尼抛弃了这种价值体系,推倒了公众和个人的界限,他认为人们应该“按照自然生活”,当众吃饭睡觉、排泄、自慰。他认为一件事,如果是罪恶,公开或私下都不该做,如果不是罪恶,那就不应该羞于在众人注视下做。

犬儒主义训练自己不去在意别人的嘲笑和奚落,攻击内心的审查官和道德警察,抛弃以表象为基础的道德,走向以遵守个人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它发起一场个人道德革命。这种重新定义耻辱感的技巧也被用于现代心理疗法,只不过犬儒主义是向整个文明和社会开炮。

第欧根尼拒绝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声名竞争,他坚持认为流浪生活更幸福。当亚历山大大帝拜访住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时,问他想要些什么,他回答“别挡住我的阳光就行了”。

犬儒主义的后续

犬儒主义后来分化成了两股,文学犬儒主义和实践犬儒主义。前者努力通过讽刺撕掉文明的面具,后者开创了无政府主义运动。

其实犬儒主义虽然斥拒文明,却从未真正离开它。他们的生活像是街头喜剧。他也许从公众的赞同中解放了出来,却没有从对公众的注意力的需要中解放出来。无政府主义,最后总是会催生出类政府机构。

八、柏拉图与完美社会

因为赫赫有名的《理想国》加持,以及浪漫爱情类型“柏拉图式的恋爱”命名,柏拉图大概是最为我们所知的一位古代西方哲学家了。但是,他真正的思想以及理想国的确切所指,很多人却并不是十分清楚。

真相的世界

柏拉图相信,就像存在着“2+2=4”这样的数学真理的纯粹王国一样,在流动的物质现象背后,也肯定存在着一个真、美、正义等道德价值的纯粹王国,那是世界永恒的真相,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几何学、逻辑和音乐就曾掀开了其中一角让人们看到。

他相信,如果人的理性受到充分的启蒙和训练,就能够发现这种真相。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努力去发现真实。对于柏拉图来说,这不是枯燥的学术追求,而是整个人格必须经历的一场旅行。

三重结构

柏拉图对人类复杂心理进行了非常细致深入的解释,甚至预见了许多现代心理学理论。他提出一个三重结构理论,即人由多个自我构成,几个系统相互竞争。他指出,心灵包含理性、反思系统;活跃的、情绪化的系统以及物质欲望的基本系统。

这与后来的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三位一体大脑结构理论如出一辙,他认为人脑由掌管本能的爬行脑、掌管情绪的哺乳动物脑和掌管高级推理的新哺乳动物脑构成。

柏拉图和神经学家一致认为,在这三重结构中,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理性系统,使之凌驾在其他系统之上,去做出更理性、智慧和长远的决定。

洞穴理论

柏拉图认为,当理性驯服了另外的系统,我们的多个自我就变成一个统一、完整的自我。当然,这需要训练,既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训练。当训练达成圆满,哲学家的理性将冲出身体的监狱,飞升至纯粹的真理王国。

当他“醒来”之后,意识到现象世界只是一个幻象山洞,被人们当做现实的,只是投射在山洞墙壁上的影子。当哲学家努力地走出山洞,走到阳光下,他想要回洞里唤醒其他人,但别人反而会指责他遮挡了视线,这就是苏格拉底的遭遇。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柏拉图失去了对同胞的信心。哲学变成了个人心灵实现之旅。

理想国

尽管对现实失望,柏拉图还是忍不住设想了哲学家掌权之后的世界,这就是他最著名的著作《理想国》。

在书中,他想象了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完美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有三个主要阶层:知识分子、士兵和商人,分别对应着心灵的理性、情绪、本能三个层面,由知识分子或者说哲王控制和调整其他阶层。

哲学家和士兵要从小由政府抚养,并且永远不知道亲生父母,以免他们依恋特定的人。他们在政府控制的寄宿学校长大,一切活动和教育都被校长控制。当需要繁衍时,国家巧妙安排最优秀的男女士兵结合,任何在精神和身体上有缺陷的后代都要杀掉。

理想国的所有成员,都被告知是从土里冒出来的。在这本书中,他宣称,在哲学家成为国王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之前,国家和人性的麻烦就不会终结。

不过,柏拉图也在书中不时穿插说,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比喻,但这个比喻,依然照射到了种种极权尝试。它的危险之处在于,正义的社会和正义的个人有重大差别,人可以自己选择经受磨炼,获得智慧,但一个社会强制训练人民,就是很可怕的场景了。

九、普鲁塔克与教育

模仿道德楷模

哲学是可以治疗心灵的工具,无论是斯多葛派的与世界和解,还是伊壁鸠鲁主义的与自己和解,它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疗愈功能。

除此之外,模仿道德楷模,也是这个治疗工具的重要部分。模仿道德楷模这个技巧,背后的力量既简单又非常复杂。它基础于我们是社会性动物,许多道德行为来源于观察和模仿他人。

一项针对孩子的玩偶实验表明,人类许多情绪和行为问题,都是被周围人传染的。人们会模仿自己生长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比如生长在黑帮盛行的皇后区的刘易斯,就变成了帮派分子,直到入狱接触到名人传记,他才发现,世界上还有更好的模仿对象。因此,我们可以学会变得更有意识地选择我们要模仿的对象。

教育理念来源

有一派哲学家就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模仿偶像,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欧洲的老师”的普鲁塔克。他写作了《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述圣哲和英雄的故事,使人们听到他们的话,看到他们的人生,以便更好地模仿。他大约公元46年生于希腊,20岁后学习哲学并周游周边各国,而后建立自己的学院。

评论者称,他几百年来都是欧洲的老师。这个评论是确当的,他拥有教育天才,深入思考过如何培养年轻人的性格,他认为性格即长期坚持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孩子们的激情去竞争,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产生赶超别人的欲望。几百年来他的方法都一直是西方教育的核心。

平行人生

普鲁塔克在他写作的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中,就看到了模仿的力量,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就沉迷于模仿阿喀琉斯,而凯撒则沉迷于模仿亚历山大,甚至在读亚历山大传时痛哭,因为同样的年纪亚历山大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帝国。他努力把年轻人模仿的欲望引向好的方向,在人物传记中突出人物的美德与自控。普鲁塔克的观念和方法,影响了马基雅维利,影响了虽然批判他但仍学习他方法的基督教。

在现代社会,模仿英雄偶像的欲望,可能使我们暂时逃离琐碎的日常。但对此,我们可能需要警惕的是,一定要控制对声誉和名望的过度激情,否则,国家或团体有可能因为某一个人建功立业的渴望而走上歧途。

十、亚里士多德

自立、独立,不仅被斯多葛学派推崇,也是如今舆论场中不容质疑的政治正确,但是,它对于幸福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几百年来,我们努力地把个人跟教会、国家和社群的干涉隔开,我们赢得了个体自由和隐私,但付出的代价是可怕的孤独。

事实上,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超人,不必安全孤独地待在自己的孤单城堡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生活是满足人的本性,并引导它走向幸福和充分实现其目的的生活。在他的观念中,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设计的,实现了其设计目的的就是善。

博学的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有时被人看作无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但事实上,他博学而有趣。公元前384年他生出于希腊北部,后来被送到雅典,在柏拉图的学习园学习,后来成为柏拉图最著名的学生。20年后柏拉图去世,他离开雅典周游,在国王的邀请下成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惊人地博学多闻,在生物学、逻辑学和文学批评领域拥有最权威的著作。他创造了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

黄金分割点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老师柏拉图,他不认为我们应该在某种绝对、永恒的形式中寻找美德,而是认为人们应该用自己的辨别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辨别何谓恰当。

为此,他引入了黄金分割点的概念,一些关键的美德存在于两种极端之间的黄金分割点。比如,勇敢是过度鲁莽和过度胆怯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幽默是过于严肃和过于滑稽之间的黄金分割点。而掌握黄金分割点需要不断练习,就像拉小提琴一样,不断在生活中练习,直到它变成自动的反应。

友谊互助与幸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许多美德都是社会性的,比如幽默、友善,因此我们只能跟他人一起才能实现幸福生活。友谊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当人类本性的最高动力——求知、美德、跟他人联系等得到满足时,人类就会快乐幸福,人类绝不只仅仅受利益驱动。因此,他带我们超越了自助,走向了互助。当然,他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需要我们都成为哲学公民,而这需要依靠更多的教育投入。

幸福的标准

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曾经成为基督教的官方哲学,固化为宗教教条式的幸福标准,不同意它,就可能被斥为异端,因此,遭到后来各种科学革命的强烈挑战。

但是,现代哲学破坏了天主教的道德权威,却没有为普通人重建一个道德体系,人们陷入孤独和孤立。因此,一批思想家又开始复兴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各国的政府跃跃欲试,推出各种幸福量表,大力扶植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又充满着强迫的细节,这又隐隐有把古代哲学变成不言自明的科学的危险。

我们学习本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明白古希腊哲学给我们提供了不止一种幸福生活的模型,我们理应更好地平衡古代的幸福生活思想和现代的多元主义、自由主义,然后自己做决定。幸福不只是一个能够客观定义并用经验科学去测量的概念。

十一、苏格拉底

在希腊人看来,死亡是最终极的精神练习,其他练习都是为它做准备。而在这个命题上,做得最好的,非西方哲学源头苏格拉底莫属。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哲学中最伟大的人物,他出身低微,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士,但他却令社会神魂颠倒。当德尔菲神庙的神谕说他是希腊最智慧的人时,他说,那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知道得多么少。他在广场上拉着他的雅典同胞交谈,努力向他们传达他眼中的神圣使命,促使人们养成质问自己的习惯。

优雅的死亡

苏格拉底认为,研究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对于古代哲学家来说,我们面对死亡的那一刻,将最终测试我们的哲学练习的成果,是否真的实现了不可动摇的安宁?

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无疑是表现最像哲学家的。在《裴多篇》中,柏拉图用完美的技巧重现了这一幕: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围着他啜泣;他的妻子赞西佩痛哭到不能自已,不得不被带出房间;行刑人在一边等着,端着一杯毒芹,在这种混乱中,苏格拉底的神态和语言如此高贵,如此无畏。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朽,将住到更美的地方,与纯粹的灵魂交谈。

伊壁鸠鲁派认为死后灵魂不会存活,但他们也坚持认为,死亡不是件坏事,因为一旦死了,我们就不会感受到任何东西,因此它不会带来伤害。朋友围在身边,平静快乐地告别人世,分享所有的快乐时光,等待比最深的睡眠还要安宁的死亡,就是善终。

大卫·休谟的辞世,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他的朋友亚当·斯密说,当癌症复发,休谟放弃了康复的念头,极其快乐、极其满足地屈服于疾病,顺从死亡。斯密去看望他,他高兴地说,我已经做了所有我想做的重要的事情,我已尽力令我的亲人和朋友过得更好。因为我完全有理由满足地死去。在最后的时光,休谟完全不焦虑,不消沉,看有趣的书来度过他的时光。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结语

当我们走进哲学,才发现你以为不证自明的浅显道理,并不是那么无可辩驳。而你以为的穷途末路,也未必没有柳暗花明的可能。你的疑惑一点点消融,心一点点明朗,而后,或许仍有疑惑,但是你已经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剩下的一切,都由你自己做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荐 语 你觉得生活幸福吗? 你认可自己人生的意义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认为自己性格健全,心理成熟吗? 你觉得学校...
    天悦刘洋阅读 477评论 0 1
  • 春天,本就是首诗,读不读得懂你都在诗里!
    沈明东阅读 251评论 4 4
  • 刘伯良 《深圳建设者》 从1999年开始,我看到深圳的巨变,高楼拔地而起,我连续拍摄深圳20多年,从一片空地到现在...
    大卫影像中心阅读 364评论 0 6
  • 在那个同学聚会上, 我们聊起了那些年。 曾经最简单的日常, 你说好想再来一遍。 如果能回到过去, 什么是你最想念。...
    我是夹心_阅读 244评论 0 0
  • 你有“一个半朋友”吗 文/诺言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见过《一个半朋友》的故事,在危急时刻,能维护你,为你两肋插刀的人,...
    任飛宇阅读 35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