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写上一篇文字的时候,并没有把《撒哈拉的故事》看完,与家人的书信当时是没有看的。
与家人通信时的三毛,更加感性和真实,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毫无保留地向父母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依恋。直到看完她的最后一封书信,仍是意犹未尽。
家人对三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生活中的琐事和心情的烦闷无法写到书中,而荷西因为是外国人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懂她的苦闷,所以,家人是三毛内心非常重要的一个港湾和倾诉对象。
每个人都会多面性格,面对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自己。三毛在面对朋友、家人、读者还有阿拉伯人时,都是另外一个崭新的自己。而每一面都是真实的。
三毛总说自己让父母操碎了心,小时候对人并不亲善,甚至拿小刀割腕。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自卑,姿态低到了尘埃里。这种不安和自卑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也许只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但是这种童年时候的情绪记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对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也许,正是因为自身强烈的不安和敏感,才让她发自肺腑的可以设身处地,才有了她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父母对子女的爱,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家庭幸福,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从三毛对荷西的依恋来看,在三毛心目中,荷西和自己的父母应该是在所有关系中归为一类的。正是因为父母对三毛有了无限的关爱,所以很多时候荷西表现出像一个大孩子时,她也会包容和理解。
关于荷西,我的理解是,既有大男孩的稚气和不成熟,又有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责任心。即可以不计后果的带着三毛去沙漠探险,又可以为了自己的小家庭无怨无悔的辛劳。
在荷西眼中,三毛又何尝不是呢。即会心血来潮给人家乱看病,说话也调皮的像个小孩,又会周旋在公婆和婆家姐妹之间同时为未来的生活作打算。
三毛给了荷西家庭的温暖和包容,荷西给了三毛担当和包容。
两个互相包容的大孩子视对方为孩子,给于对方无限的理解和柔情。所以他们最终没有要小孩,怕未来的小孩会分走对方的爱。
三毛说,她这一辈子,过了好几种人生,不觉得亏。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不管哪一种,自己的选择。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认同这句话。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选择之后像三毛一样,不觉得亏。那么不管外界如何的评判,对于自己,也不枉此生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