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主要分为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两类。以下以最常见的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为例,详细说明计算方式并附案例。
一、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公式
职工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部分1996年前参保人员需加 过渡性养老金,本文暂略)
1.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
-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由当地统计局公布(例如2023年北京为11,282元/月)。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 = 个人实际缴费基数 ÷ 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基数,范围通常为0.6~3)。 - 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数(含视同缴费年限)。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每月缴费(缴费基数的8%)+ 历年利息。
-
计发月数:国家统一规定。根据退休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
- 65岁退休:101个月
- 64岁退休:109个月
- 63岁退休:117个月
- 62岁退休:125个月
- 61岁退休:132个月
- 60岁退休:139个月
- 59岁退休:145个月
- 58岁退休:152个月
- 57岁退休:158个月
- 56岁退休:164个月
- 55岁退休:170个月
- 54岁退休:175个月
- 53岁退休:180个月
- 52岁退休:185个月
- 51岁退休:190个月
- 50岁退休:195个月
二、案例演示
假设条件
- 退休年龄:60岁(计发月数139)
- 缴费年限:3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5(即长期按社会平均工资的1.5倍缴费)
- 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8,000元
- 个人账户储存额:200,000元
计算过程
-
基础养老金
= (8,000 + 8,000×1.5) ÷2 ×30×1% = (8,000 + 12,000) ÷2 ×30×1% = 10,000 ×30×1% = 3,000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200,000 ÷139 ≈1,439元/月
-
总养老金
= 3,000 + 1,439 = 4,439元/月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算(对比参考)
适用于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公式更简单:
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政府固定发放)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2023年全国最低标准为98元/月,各省可上浮(例如上海1,300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缴费 + 政府补贴 + 利息)÷139。
四、如何查询关键参数?
- 缴费基数和年限: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社保”或“电子社保卡”APP查询。
- 本省平均工资: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例如“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个人账户储存额:社保对账单或线下社保局打印。
五、注意事项
-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
- 政策动态调整:计发基数、基础养老金标准会随经济发展上调。
- 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前参加工作且未建立个人账户者需额外计算。
通过以上公式和案例,您可以初步估算退休金。实际金额需以社保部门核算为准,建议退休前1年携带身份证到当地社保局精准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