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来无事翻看手机里的照片,看到一张儿子上高三的时候做晨分享的被我偷偷拍下来的照片,看着儿子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样子,耳边仿佛还留有儿子的声音,比平时的语速快了一些。虽然不是完美的,可是却比我这个当妈的要好上许多许多。
我不喜欢当众说话,人多的时候我总要找一个角落把自己藏起来。看着别人在台上落落大方地自由介绍,我也想那样,可是没有勇气。自我安慰说自己不是演员,做不到声容并茂,其实是担心说的不好被人笑话,担心说的不全面,反正就是各种担心。
做着自我催眠,我一直躲在角落里看别人,但是有一次却深深刺激到我了。上次去给二宝开家长会,老师别出心裁把课桌围成了一圈一圈,说是让大家多交流。也不知道老师怎么挑的,居然挑中我第一个做介绍,我一下子就蒙圈了,在别人的掌声中我满脸通红喏喏地不知道说了两句什么就仓惶地结束了。坐回自己的座位平复了半天,再听其他家长的介绍,懊悔不已啊。多亏孩子们没有在跟前,如果让孩子看到,当妈的还有什么威望?还怎么教导孩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做这样的榜样不是害了孩子吗?
从那次家长会以后,再参加什么活动,我就留心看别人怎么介绍。可是轮到自己,心里想好的一堆说辞到了嘴边却不能流利地说出来。想的很好说出来的很少,我就在想要是自我介绍也有公式该多好。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把题中所给的条件套上公式,很快就能得到结果,同类型的有相同的公式,不同的类型公式不一样。
还别说,今天真找到自我介绍的公式了。郑老师在群里就发了一个自我介绍的公式。
自我介绍公式=标签/能力+个人成就事件+表达你的渴望
有没有想做一件事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的经历?“狗咬刺猬——无从下嘴”,这句歇后语很能形象地解释了这种感觉。
可是有了公式就相当于找到切入点了。每个人都有很多标签,找到有自己特点的标签,再找到自己特有成就的两三件事情,再加上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用通顺的语言说出来就是一篇完整的自我介绍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太骨感,说的是想着容易做起来难。我在本上勾勾画画写满了两大页,把一些看起来不出彩的又删去,最后留下了200字左右。又抄了一遍,在抄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几处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加以修改,几个小时才写成了一篇还算比较满意的自我介绍。
我这么不聪明的人都能照着公式写出来,聪明如你,有了公式,一切还不是手到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