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时无刻在面临选择,而大部分人仅仅凭借直觉就可以做出大部分正确的选择。这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大脑似乎很容易过滤掉大多数与选择无关的因素,帮助我们得到正确的选项。这个方式就是比较,类似于经济学中讨论的边际效用。但这个方式真的是完全正确的么?
前一阵生病了,在医院躺了两周,真的只有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才明白健康的珍贵。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我健康时,我根本意识不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在判断的过程中无法参考我无法认知的参数。是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没有瞎过无法体验光明的含义,没有做过轮椅无法体验奔跑的快感。我们常常度过的一个个慵懒,无聊,乏味的周末,而这样的周末可能是无数残疾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用于帮助我们选择的模块,是基于我们现有状态的评判。这个过程帮助我们化简了很多问题,也会把我们误导向错误的方向。其中最严重的之一,就是不确定性。
在我选择吃不吃一个冰激凌的时候,我只会考虑基于我已知自己当前的状态,两种选择之间的收益差别,是忍耐炎热,还是失去金钱获取冰爽的快乐?这也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判断
- (至少是之前)我不会考虑吃掉这个冰激凌对我的肠胃影响。
- 我也不会考虑吃不吃这个冰激凌对我的血脂,血糖甚至视力的影响。
- 最后,我也不亏考虑吃不吃这个冰激凌对食品饮料行业,乃至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甚至对银河系的影响。
当然,最后一条考虑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可是,仔细想想,真的可以说100%没有影响么?
当我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参数是否会影响我们做出选择时,我们就不会考虑这个参数对于选择的意义。这是大脑为了简化判断过程帮助我们进行的,但这有时候却会把我们引向错误的深渊。塔勒布所说的不确定性,一部分也大概源于此处吧。
上升到国家发展的层面,同样如此。记得不只一个人曾经提起这句话:
只理解一个国家的人其实没有理解任何国家。(A person who knows only one country basically knows no country.)
每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看王朝的兴衰与发展,我们总结了众多衡量指标。并用这些指标进一步评测,规划当今的国家,指导我们的未来要走向何方。可关键在于,没有人可以找到影响国家发展的全部衡量指标,因此,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在于,通过国家间的对比过滤掉相同的指标,过滤获得差异化的指标,也就成了关键。
一定程度上说,中国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记载的历史就有五千年。但另一个程度上讲,我们又是不幸的,一旦我们陶醉在自己的历史中,仅仅进行纵向的自我比较,就很容易丢失很多只有在横向指标上比较才能获得的结果。比如,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论如果加减乘除,也无法得到无理数。
一位大神曾建议我,先读史,再读哲。大概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足够的事实,根本就无法支持自己的理论。
记得有本书中强调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是一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并以欧洲,美国例子为证。我感觉这太对了!就是应该完全市场化!小政府!然后另一个作者喷道,既然如此,加勒比区域应该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区域,因为那里就没政府......我马上又变得哑口无言。是的,没知识的就只能这样多变,没有足够的事实,何谈分析?只能沦为经济学家的奴隶。
-------------
这次我分享《战后日本经济史》,最近一直在看日本经济发展相关的内容,因为其实中日两国二战的发展路径还是非常相似的。加之文化以及历史上相对较小的差异,日本的发展过程对中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该书作者曾在大藏省工作过,而后转为经济学教授。该书组要描写了日本在战后经济腾飞的简要过程,因为掺杂了很多作者个人的回忆,因此作者戏称该书通过接地气的“狗眼”和高屋建瓴的“鸟眼”,来看日本的发展。
作者主要有两点不同于流行的观点。
1. 作者不认为在战后美军的占领完全将日本改造成了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的社会,相反作者认为
- 因为文化差异,美军对日本的理解仅限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中叙述的日本人,该书并没有太多介绍日本经济方面先关内容。
-日本战后,知识官僚借助美国对其认知的局限性,在战后美军到来之前连夜将战时的经济部门改名(军需省改为通产省),最终虽然众多高级官员落马,但底层官员基本得以保留。与此同时,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经济部门的官员也通过各种途径,假借驻扎美军只手,颁布体现自己意志的法令。因此作者认为日本战前的经济体制(作者称之为1940体制)并没有被破坏,相反而是基本完整的额保留了下来。
在战后,日本1940体制的核心与中国解放后的发展战略相当类似,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因此,政府能做的无非是:压低工资以降低劳动成本,同时进行资本倾斜,保证重工业有足够的资本。
但其实走这种产业倾斜战略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在缺乏管制的情况下,资本会自行流向轻工业,因为这更加符合比较优势,这一点中国的情况比日本更加严重。日本人家二战之前也是相对发达的国家,飞机坦克都能造。虽然被限制发展军工,技术,工人都还在。因此日本的1940体制仅仅通过资本倾斜就足以让重工业重新腾飞。但对于中国,因为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化过来,因此国家采取的是不仅通过资本倾斜,还加上了更多的限制
- 城乡人口限制流动(剪农村人口,补贴城市人口以降低工厂的劳动力成本)
- 行业准入条件(否则,企业去做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会更赚钱,刚解放大家都一股脑的去做衣服做鞋了,谁发展重工业?)
中日两国的核心都是发展重工业,但为何如此,其实我并没有完全搞明白。我猜测可能是产业间其实存在上下游关系,比如纺织,加工等行业都严重依赖于大型机械,化工的产出。因此发展轻工业会被人卡脖子,比如印度?比较优势肯定存在,但产出科技含量高,处在上游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因为有技术积累可以做更高级的产业;但在那些处在下游的国家,因为可替代性高,其他国家也可以生产同样的产品,虽然可以进行贸易,但永远会被人掐着脖子。这大概就是中国也好,日本也好,放着当时就可以大把赚钱的轻工业不做,拼死也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吧。
2. 作者不认为“广场协议”导致日本衰败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最主要的也恰恰是当时促进日本飞速发展的“1940”体制。
- 1940体制也就是国家倾斜政策的始作俑者,其优势在于在后发环境中,可以迅速让一个产业加速发展。但一旦走到一个产业的龙头的时候,1940体制就会比较尴尬了。因为未来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这时候自由市场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自由的配置资源,可以让那些适合需求的子产业发现盈利,发展,最终形成优势。但如果是依靠人为的指定方向,进行政府补贴,就会让很多无法盈利的行业发展,可如果发展了很久还无法盈利,那这个行业还应该继续投入么?
- 因此一旦众多行业已经追赶上先发国家的时候,产业倾斜政策的效用就会消失,甚至会对产业产生副作用。但作者认为日本依然在使用这种1940体制,因此出现了剑走偏锋的情况。但为何1980年代开始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的原因,作者似乎并没有详细的解释,这一点颇感遗憾。
-------------
最后记录最近读到的几句话,感受很深:
经验,就是你没有得到你期望得到的东西时,得到的东西。---- 霍华德马克思
有两类预测者,一种人什么都不知道,一种人不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霍华德马克思
人,只能拥有他能够捍卫的东西。----塔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