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中午的休息时间,趁机翻开了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老先生的《谁在我家》,一口气读了小半。只觉大脑被铺天盖地的新认知瞬间塞得很满,开始有点儿转不动了,只得暂且放下。
昨日上午又把剩下的一半读完,才算喘了一口气。不敢说完全读懂,毕竟于我而言是一门新的学问,还需重读几遍才行。况且,“知”,也只是对事物了解的一小部分。
且先记录一些让我有所感触的点吧。或许以后的重读和案例,会让我有更多的不同感受。
“如其所是”
如果说,整本书我只记住了四个字,那就是 “如其所是”。仿佛第一次遇到,就注定了我心里会有它们的位置。
书中在讲伴侣关系时说道:
作为男人,作为完整的男人,要找一个女人,一个真正的女人。男人作为男人而独立存在,有些他特有的特质;女人作为女人而独立存在,有些她特有的特质。当两人走到一起进入关系的时候,男人在女人身上要认识到些什么?他要认识到的是他自己,自己的另一部分,让他完整的那部分。而女人在男人身上也认识到她自己,让她完整的东西。因此,只有当女人认识到男人是男人,并承认他如其所是,她才能认识到男人身上的自己。反过来,当男人认识到女人是女人,并承认她如其所是,他才能认识到女人身上的自己。然后,两个人就会在更高的层面上合二为一,并且幸福。
那么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是什么意思?他们彼此欣赏对方,如他们所是。两人都知道,他们彼此是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我欣赏另一个人如其所是,当我与他同频进入对他的爱中,当这份欣赏从头脑进入灵魂的移动时,他也会感受到这份欣赏,并用他的共振做出回应。当他与我共处相同的频率,我会将他本来的样子、他与我的不同,都融入我的内在;我会在这份欣赏当中通过他而获得圆满。
接纳彼此的真实和不同,认识到彼此身上自己的投射,并彼此欣赏,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灵魂伴侣” 了吧。相处时,如同两根松松的橡皮筋,不紧绷,不反弹,才能持续得很长久。
跳出伴侣关系,对朋友、对家人、对同事,如果能接纳他们如其所是,也就会少很多的抱怨和愤怒,矛盾和不解。这种接纳,不是勉为其难地委屈自己,而是承认他们性格和方式,与自己期待的不同,然后接纳这种不同。毕竟,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一个完整的小宇宙。不同,才是常态。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在帮助家庭中的成员恢复“如其所是”的状态:父母回归到父母的位置,子女回归到子女的位置,被遗忘的、被抛弃的、甚至被谋杀的也都回归各自的位置,整个家族系统都如其所是,如此,便顺畅了。
不可乱的序位
在关系中,依据系统最初的归属资格,存在一个序位。因为这种存在是通过时间定义,并且通过时间获得等级的,所以它会通过时间形成结构。谁先存在于一个系统中,谁就因此优先于后到者。这一点适用于家族系统中的序位。
比如,一对伴侣或是一对父母是同一层面,因为他们是同时开始的他们的关系。同时,由于先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优先于后到者。所以,伴侣关系优于父母身份,父母又优于孩子;前伴侣优先于后面的伴侣。
还有另一种序位存在,是指原生家庭与新家庭之间的序位。在这里,它是相反的。新的家庭优先于夫妻二人的原生家庭。
这里存在让我不解的一段,“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人仅因为找到了新的伴侣而从他(她)的家庭分离出来,这还不是一个新的家庭,也不优先于之前的家庭。但是只要这个新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个孩子,这就是一个新的家庭了。” 莫非,只有有了一个孩子,新的家庭才能称之为新的家庭么?若是没有孩子,就是子女的身份优先于伴侣的身份么?可是,这看起来正是那些 “妈宝男” 存在的原因啊——将自己作为子女的身份,摆在作为伴侣的身份之前,以至于凡事只听妈妈的话,另一半形同虚设。这难道是合理的么?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施与孩子的受并非普通的施与受,而是生命的施与受。父母给予孩子的,当他们给他生命的时候,并不是属于他们的某样东西。他们把自己与生命一起给予孩子,如他们所是,无增无减。
孩子看向父母,并穿越父母看向久远的过去,看向生命最初来临的地方。当他接受生命,那么他接受的生命不仅仅来自父母,也是从久远的地方传来的。因此所有的父母都是对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根本就不存在更好的父母和更差的父母——存在的只有父母。
读到这里,我仿佛第一次看向了久远的过去,在一片广袤的宇宙中,有一颗星安静地亮着,等了我千年。那里,是我来的地方,是我接受了父母生命一部分的开始。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我的身上,流淌的是我父亲和我母亲的血。它们从三十年前,就已然是我的一部分,与我同在,和我一路走来。
如果一个后到者没有从先来者那里接受并为此尊敬对方,而是想要为先来者付出(就好像他和先来者序位相同那样),甚至想超越对方的话,那么家族中施与受的序位就颠倒了。比如,父母想从他们孩子那里接受,或者孩子想给予父母那些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东西。因为这样父母如同孩子一样想接受, 而孩子如同父母一样想给予,那么施与受不是自上而下而是逆向流动的。但这样的给予如同一条小溪想要往山上流淌,但它是无法逆着重力的作用而到达它想去的地方的。
说来也巧,在周五晚上的家排课上,我就见识到了这种理论应用的冰山一角,或者说,我隐约觉得是这个原因。做子女的出于对父母的关心,想劝导父母改变饮食习惯,或是想自作主张地劝慰父母,都不会达到目的。因为施与受的序位颠倒了。我们做子女的,不管长多大,都是小的。一方面,我们要接纳父母作为独立个体的如其所是,一方面,也接受父母在我们之先的序位,接受父母的给予,接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是结束
最初,单单看家排课的视频会觉得很神奇,为什么案主忽然就哭了笑了,为什么几个人偶在面前移动位置,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和能量。直到读完这一本书,才有些懵懵懂懂的明白,有种 “本该如此” 的感觉。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所发生的事,是与一个更大的整体、一个灵性的场域联结着的。在这个场域里面,家族所有的成员都在场,而且所有人都与其他人共振着。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与其他人进入关系之中,其实他们所有人已经在关系中了。虽然并非总有觉知,但是这种联结就存在于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感觉当中。它有多深,在家庭系统排列中会一步一步揭晓。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层面。
我并不觉得 “场域” 这样的表述玄之又玄,就像我相信 “吸引力法则” 有其能量一样。对于无法用目前的科学研究来定性定量分析的事物,我依旧保持好奇心,且心存敬畏。
就像在后记中作者写道,“有的故事会带着我们走上一条道路,如果我们信赖它带领我们走过其中一段路的话,它所讲述的就会在我们还没听完它的时候实现。”
我期待这个故事,会带我走上怎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