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那会认识一位朋友,三十二岁,同市大学的学长。看不上事业编制,觉得销售最靠近钱,毕业就从销售做起了,几年的销售做下来,业绩平平。
买了一辆车想跑黑车赚点外快的,结果发现跑黑车比本职工作赚钱多了,就这么误打误撞的入了行了。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靠跑黑车维持基本生存,一辆旧的商务旅行车,一套价值五十多万的二手房产。
我那会少不更事的,以为大学毕业就该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以为三十而立都可以光鲜靓丽的。对二手的东西我抗拒的厉害。
觉得他三十几岁了,混成这样真的是差强人意。不过这不关我的事,我打算维持我基本的教养。
奈何,他嘴贱打破了我并不深刻的教养。
他说我上的大学不入流,说我是歪瓜裂枣,说我脾气不好搞不好以后会嫁不出去。
我怼他:快别说你是从哪个大学毕业的了,混成这样的母校要以你为耻辱。我要以你作为反面教材,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
后面陆续的交战中我让他擦亮眼睛看着我三十而立的。
他说:必须拭目以待。
刚上班的时候,我踏实工作,坚持下班后看书学习,该考的证书高分通过,至少可以算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我以为努力工作就可以获得我想要的三十而立,渐渐明白多数的工作也只是工作而已。温饱尚可,我自身的专业甚至在其他专业中算是收入高的,但距离我想要的光鲜亮丽差了一个五百万大奖的距离。
我上了两年的班都没有任何起色,我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的放弃挣扎,我想到了我的反面教材,我不想把自己的明天过成他那样。
我知道大多数的人有着一份体面或者不那么体面的生活,从毕业以后就过着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生活。
我知道大多数人都从毕业就不曾在静下心来学习,终生学习连口号都不是。
我知道大多数人会因为经济选择自己并不满意的车房,奔驰和宝马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消费的起。
我承认他只是大多人中的一个,是我错怪他了。
可是,我不是,我绝对不容许自己变成大多数人中的一个。
我就是想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是想实现自己的三十而立,哪怕四十而
我找到了写作。
只有写作是离普通人最近的成功之路,也只有
为了能更好的输出,必须保证足量的输入,看书也是必须坚持做的一件事,一有时间就看,最盼望的周末不再是为了出去逛街,吃喝玩乐。
只因为周末可以有整片的时间来供我看完完整的一本书,坚持的魅力就在于,很快看书就融进我的血液里,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我尚未取得任何拿的出手的成绩,但是我想把这篇文章存在电脑里,我相信我创造一个机会来打开它,发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