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道林,唐时僧,号鸟窠禅师。
原文:元和中,白居易出守杭州,入山礼谒,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这首《答白居易》据说节选自《指月录》,讲的是白居易在杭州时入山拜谒向禅师问起佛法时,禅师的解答。
在唐朝是佛法普及的时代,三岁小孩儿也懂得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教导众生摒弃不良行为,力行善行,使身、心、意得到清净。
但白居易说,这是连三岁小孩子也会讲的。法师答,“三岁小孩的确会说这样的话,但八十岁的老人却做不到。”
我感受到禅师的解答里有深深的无奈。虽然每个人都会背诵一些经典,有的甚至朗朗上口。但真正落实时却很少有人做到的。这也是人生会有那么多遗憾的缘故吧?
知行合一是说到也做到,但把“说到”和“做到”变成两条平行线,就是口是心非。长期以往不仅会导致思想上的分裂,还会让人心生妄想,导致行为失当。
他们说的和做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但他们早就习以为常,觉得别人也是这样做的,为什么他要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呢?
前段时间听一位老师讲课时,有段话让我至今不能忘却。他说,“你看多少人在人前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人品却大相径庭。”
“这样的人其实最容易生病,因为他们要维护人前的面具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心力,活得焦头烂额,时间久了就被那些难缠的疾病找上了。”
就像鸟窠禅师一样,他深知人的本性,所以就向白居易道出这个现实。
但愿我们都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做到言行一致,至少让身边人能感受到这种向上的力量,从而生活得更加通透,笑容也更加灿烂,生活也更加美好。
我是挹洗俏月,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