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在外奔波的儿女都陆陆续续的回家与父母团聚,春节在我们中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最早的乡俗,春节又称“度岁”过新年, 在汉子文化中的传统历法,农历新年又被称为“年节”意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过去的人们把春节看得无比的重要,记得小时候爷爷过新年的时候,总是带着我们采购各种过新年必须要买的东西,其中有黄纸,红纸,烛和香,还有门神等各种东西。
我记得那时候的春联都是村儿里的老一辈,比较老一点会写字的老先生亲手写的,我们一群小孩儿都跟哪羡慕的看呢!那字写的特别好,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了,贴春联是我的最爱,虽然我小,可我总是想亲手把春联贴上去,以证明那是我的杰作,因为完事了我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红包。
过年了,父母们在家包饺子,蒸馍,炸糕,这个年糕和南方的有些不同之处,北方的年糕是用黄米做的,而南方是用糯米做的,他们忙她们的,而我们也有我们的玩法,我们把家里的小鞭炮都一个个裁开,装到兜里,放到别人家刚贴好的对联缝里,然后点燃了就跑,后面嘛,你们都知道了,运气好的嘛让追着跑,运气不好的嘛那就让逮着,挨顿揍。
到了年三十儿,那就是最高兴的时候了,去给七大姑八大姨挨个拜年,红包嘛!哪肯定少不得啦!
不过每年的压岁钱嘛,哪都是要上缴的,这一圈转下来也能收不少的?不过落在自己手里的钱也就买根儿雪糕,快十二点的时候,爷爷会把旧的财神爷摘下来放在旺火里烧了,把新的挂上去,再准备五个馍,还有香,一踏黄纸,让我们穿上新衣服,去火堆旁边对着火堆磕头,完事了都围着火堆儿转几圈,除除身上的旧气,示意来年红红火火。
接下来,就是熬夜了,不过我从来都没熬过去,早睡的不知道了,早上起来吃完饺子,就出去迎喜神,迎喜神也是有说法的,看看喜神在什么方位,就在哪个方位点火,放鞭炮,一村子的人都聚在一块可热闹了,互相聊聊家常,在外边混的怎样,一年没见了都在一起聚聚开开心心的。
这也许就是过年的味道,现在长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都搬去城里了,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父母了,他们不肯走,留恋这片故乡的泥土,留恋祖祖辈辈留下的田地,不愿抛弃它们。
我在外打工,常常想起他们,每逢过年过节,我总是要回来,那是我的家乡,是我的根儿,是生我养我得地方,我不能忘,常常想起一句“西游记”里,唐王对唐僧说过得话“宁爱本乡一捻土,不恋它国万量金呐。
现在人们都过得幸福了,跟他们说回老家过年吧,他们都摇摇头,说;家乡人少了,回去没意思,那时我就无言了。
我想!也许吧,家乡是人少!可你的父母还在啊,你难道不该回去嘛!在外边吃的再好,玩的再翘,那也没有年的味道。
年是什么味道;是父母亲手包的饺子,是大门上红红的对子,是故乡街道的鞭炮,是乡里乡亲问候的那声“过年好”。
也许这才是过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