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关于“知己”这一称呼的定位,因人而异,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有人认为能够无条件帮忙自己的朋友就是知己,也有认为能够理解自己所思所想的人就是知己,当然也有人把知己当成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到底怎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知己呢?
关于知己,我个人更倾向于司马迁的说法,如《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讲,即: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在司马迁看来,如果你能够心甘情愿地去为一个人付出一切,那么,那个人就是你的知己,当然,司马迁认为这只有“士”,即君子这一层面的人才可以做到,其他人并不在这一范围内,于是他进一步的讲道“女为悦己者容”,也就是说,女子的所谓知己,只要看她是否愿意为“对方”而“容”就可以了,所谓容,讲的是不只是化妆,而是更强调“为之动容”之意,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的眼里,对于女子而言,只要是能够让她感动,就可以是她们的知己。
当然,司马迁的说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他确实道出了“知己”这一概念的实质。
那么,真正的“知己”,到底是怎么样呢?
按照我个人的经历与认识,真正的“知己”,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即:
一、心灵沟通,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我个人而言,真正的知己,一定是心灵沟通的典范,甚至可以说,缺乏心灵之间交流的两个人,绝不可能是知己。
为什么?
因为人与人之间,由于出身、教育、成长以及阅历等原因,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障碍,而这些碍障,事实上,就是各种矛盾的根源之一。
而所谓知己,如果不能突破这些障碍,又如何能讲是知己呢?
换句话说,这些障碍本身,大都是先天或者客观存在,根本无法从头再来一遍。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唯有心灵之间的沟通,才有可能突破这些先天或客观的障碍,让一切尽在不言中,成为真正的知己。
二、具有共同的爱好与追求
另外,我个人还认为,真正的知己,不仅是相识相知,而且需要具有共同的爱好与追求,没有这些为基础,就算不上是知己。
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沟通,而沟通则需要依赖于一些共同兴趣或者爱好,甚至追求。
因此,若是没有这些共同感兴趣的东西,两人之间的沟通就很难存在或者维持下去,如果这样,最基本层面的沟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是知己了。
三、不限于利益层面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免不了会涉及一些利益上的往来。
但是,利益本身不可能让两个人成为真正的朋友,更不可能成为知己。
因此,知己之间有一些利益往来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利益根本不可能成为知己之间交往的主线,甚至可以说,以利益为中心的交往,不可能是真正的知己。
只是在这里,我并不想否认“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利益”本身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知己之间的真正内涵,甚至可以说,真正的知己必须是超越于利益,否则,就不能算是知己。
当然,以上这些内容只是本人的一些认识与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并非完全正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