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会上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时跨岁末年初,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党员、干部受教育与群众得实惠的关系,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
一、尽心尽力,践行为民情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群众办事必须尽心尽力在细节上下功夫。党员干部为群众办事,就要从细枝末节上入手,要脚上有泥、心中有民,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到群众身边,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烦心事,把群众的大小事都记载心里、落到实处,制定由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步步开展、一件件解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看法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时刻关注群众,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前,再大也不能畏怯,再小也不能含糊。事关发展的“大事”要尽心尽力去办,家长里短的“小事”要不折不扣去办。
二、尽职尽责,强化担当意识
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若只坐在办公室里,不去田间地头,是不能准确掌握群众实情的,是办不好群众事的。党员干部既要敢于担重,也要敢于担责,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坚持听政于民、问计于民,到群众中找办法、找经验、找灵感,才能确保为民造福精准有效,让工作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不仅要上门到访、主动约访,还要及时回访、随时走访,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做到人民群众的关切点在哪里,工作的发力点就在哪里。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保持“马上就办”的工作劲头,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啃硬骨头、涉险滩,亲力亲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把群众事办好,走出一条实干为民之路。
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就一定能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确保主题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